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34章:专权干政
第(2/3)页
,为了一己私利,藐视朝纲,挑衅天家威严,祸乱社稷之人,西安韩氏就是下场。
“眼下顺利推广国策,安置灾民,缓解旱情,安稳社稷,才是重中之重,而这一切的关键,都系小窈儿一身,恩封重赏小窈儿,也是为了稳定,北境的局势,所有阻挠者,无一例外,都是和朝廷做对。”
朝臣们只要不傻,就不会在这个时候跳出来,反对太后娘娘的决定。
否则一旦被打成了“韩党”,那就是万劫不复。
谢巡也道:“去年浙江水患,灾民们虽然得到了来自朝廷及民间组织的赈济,但赈济也只是一时,被淹过的土地沙质多,没一年半载,几乎没法种粮食,可小窈儿命人在浙江受灾的地区,推广番薯种植,受了灾的老百姓,就是靠种番薯,种出了他们下半年的口粮,浙江水患的阴影,也因着番薯的高产,胞腹随之散去。”
民以食为天,自古以来还没有如番薯这样贱活,高产又胞腹的农作物。
这也是朝廷为什么重视番薯推广种植的原因。
同时,国库空虚,朝廷无力赈灾,但几千万老百姓的死活不能不管,否则民怨四起,暴乱、起义频发。
朝廷派军平乱,庞大的军费哪里来?
不平乱,大周朝的江山岌岌可危。
在这个节骨眼上,韶懿郡主和武穆王能站出来,不仅全了朝廷的体面与威严,也给几千万灾民一条活路。
保皇一派更是不遗余力的支持小窈儿。
也是为什么,小窈儿能靠着试种番薯,获得这样大的体面。
“小窈儿是禀了大义,才来了辽东,却险些遭了西安韩氏的陷害,是真正受了天大的委屈,西安韩氏的案子,闹得天下皆知,悠悠众口之下,朝廷不可能当做没有发生过,肯定是要恩恤安抚,不然就赏点东西,实在说不过去。”
这是于情于理,站在社稷的立场上,赏罚分明。
谁敢反对?
谢老太太轻叹一声:“虽然小窈儿加封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66kxs.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