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64章:四海定蛟甲
第(2/3)页
包扎伤口,在打斗过程中,斗篷翻风,能混淆视听,有一个词儿叫“马革裹尸”,而这里头的裹尸,就是用斗篷来裹。
大多武将,但凡出门在外,身上总有一件斗篷,或带或穿,即便在朝堂之上。
这一身斗篷,是身份的象征,同时也是一份沉重的背负,更是一种随时都准备征战,杀伐的象征。
武将只有在家中,才会暂时脱下斗篷。
这顶斗篷,虞幼窈之前见过。
就在殷怀玺被赐封了武穆定北王后,朝廷赐了一套甲胄。
据说,这套甲胄大有来头,是先帝登基之后,特地寻了全天下,技艺最精湛的能工巧匠,以天外陨铁、精铁、黄金、天蚕丝等,耗费了三年时间,打造而成,是仿照当年高祖皇帝,南征北战时的甲胄样子。
甲胄打造成功后,先帝亲手捧着甲胄,携群臣一起进太庙,拜了高祖皇帝,及大周朝历代先皇帝。
当着群臣的面,将甲胄装进了宝匣里,从此封匣不出。
这跟杯酒释兵权是一个道理,群臣们也就知道了,先帝这是要宝甲装匣,是在警示武将、勋贵。
自此之后,武将们宝剑装匣。
而先帝重文轻武,仁治德下,大力发展农工商业,使四海归心,大周朝的在先帝的治理之下,达到了巅峰。
听说先帝时期,国库充盈无比,大笔军晌投于军中,用于武器的锻造,甲胄的制作等,大周朝的工业技术,也达到了不可思议的水平。
精良的武器装备,也震慑了外敌。
诸如宁国公府、镇国侯府这样的老牌勋贵,也渐渐走向了落没。
但自古以来,盛极必衰,先帝做梦也没想到,他辛苦为大周朝,创下的大笔基业,甚至还因操劳过度早崩,却被当今皇帝,一场御驾北伐造没了大半。
言归正传。
这套宝甲封匣之后,就一直供于太庙,直到朝廷封了殷怀玺武穆定北王,当今皇上突然想到,供于太庙的宝甲。
于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66kxs.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