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二章太孙
第(2/3)页
吉林的境况,足足有半个时辰,太子才离开了宫殿。
他平复心情,忘掉皇帝那日渐苍老的容颜,心中开始计划着怎么管理财部。
此时的他,宛若一个普通的官员,骤登高位后,就迫不可待地想要握紧权力,证明给上面看自己的能力。
能够督管财部,对于朱存渠而言,这是非常大的进步。
前明时期,宰相废除后,一般是太子替代了宰相的位置,从而获得进行执政。
直到英宗冲龄继位,内阁才权势大增,演变为新的权力中心。
“今日是八部,明日就该是内阁,然后是监国了!”
朱存渠觉得自己并不会一步登天,反而还会有几年的堪磨,直到皇帝老子是真的老了,力不从心时。
例如,六十岁。
刚回东宫不久,太子妃则穿着一件红色宫裙,在忙活准备礼物,那镂空的蕾丝边,让他颇有几分好奇。
“怎么?给谁准备礼物呢!”
“我的殿下,还能有谁?你那弟弟呗!”曾氏苦笑着摇头:“皇四十九子满月,咱们可不得拿礼物去?”
“光是这十年,满月礼我都拿出快三十回了,公主皇子不能漏一个,不然就对不起太子妃的身份。”
“幸亏殿下在地方为官,不然东宫还真的送礼送穷了!”
“四十九?”朱存渠一愣:“父皇还那么勇猛?”
“这几年歇了歇!”曾氏苦笑道:“一年也就两三个公主皇子,之前可是一年五六个呢。”
“你那裙子?”
“这个呀?蕾丝边,从欧洲传过来的,漂亮的很!”
“莫要标新立异!”朱存渠声音一沉。….
“知道,宫里都传遍了,母后都有好几件呢,父皇还夸好呢,不然谁敢穿呀!”
曾氏娇声说着,扭着腰离去,半路又回头道:
“爷,你回来了正好,可得教教你那顽皮的儿子。”
朱存渠一愣,目送后者离去。
这些年在地方忙活太多,对于子女疏于管理,但他并不太慌张,毕竟有东暖阁学堂在。
所以,其顽皮是在府邸中。
作为太子,朱存渠的子嗣并不算多,尤其是与其父相比后,更是相差甚远。 如今活下来的子嗣,只有四子三女,尚属于健壮,活到成年不算问题。
妃嫔数量也不过十五六位,不算少,但也不多,蒙古妃就占了三位。
最年幼的儿子刚满三岁,三子则五岁,还在东宫中玩耍着,见到父亲回来了,倒是满脸的陌生。
三个女儿倒是记性好,最大的十岁,二女儿七岁,最小的四岁,见到他就跑在他怀里撒娇,也不怕人。
这让朱存渠难得的享受了一番父子之情。
到了傍晚,放学的长子朱辅炚,见到了虎视眈眈的父亲。
“爹!”他自律地低着头,靠近跪下。
“真是有你的。”朱存渠呵斥道:
“正所谓君子远庖厨,乃是不忍见啥生,你倒好,用热水烫蚂蚁穴,用刀斩虫豸之躯干,仁爱之心呢?”
“师傅就是这样教你的圣贤之道?”
“如果是的,我这就去东暖阁,找他们算账!”
“爹,我错了……”朱辅炚低着头,不敢言语。
“哼,小小年纪,对于性命不知仁爱,岂不闻勿以恶小而不为?”
朱存渠拿起戒尺,厉声道:“撅起屁股来!”
“啪,啪——”
狠狠地抽打了三下,朱存渠才语重心长道:“须知,此事可大可小,这要是传到外朝,可有你的好果子吃!”
对于十三岁的长子,朱存渠是寄予厚望的,其名望不得有丝毫的玷污。
甚至,他想着让皇帝册封其为太孙,上一个双重安全。
这不是他杞人忧天,实在是历朝历代,第二任接班人实在是太危险了。
翌日,朱存渠入了外朝,在财部衙门坐堂,名副其实的一部之主。
财部是由户部拆分而出,与民部、户部并列为度支三部,历年来都是首辅亲自管辖,渐渐成了惯例。
财部负责各地征税,转运;户部负责钱粮物资的囤积,还负责监督各地常平仓。
民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66kxs.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