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二章人口爆炸
第(3/3)页
:“干杯!”
这场利益切割,损失的是东印度公司的利益,与荷兰政府关系不大。
甚至为了不得罪过狠,他可是极力争取了二十万荷兰盾。
虽然此时的东印度公司市值依旧达到了百万。
但东印度公司的根本在于对好望角和麦哲伦海峡的特许经营权,只要这项没变,依旧没伤到根基。
只是,东印度公司在东南亚的殖民领地扩张,功亏一篑了。….
而归根结底,殖民地不就是港口码头,为商船提供补给吗?在东方的贸易依旧能持续。
回到使馆,董任激动不已:“快,派人回大明,将消息传过去!”
……
此时的大明已经来到了绍武二十六年。
二十余年的盛世,人口不断地爆发。
仅仅是京城,因为东河县的开发,让人口迎来了大增长,大量的建设促进了人口的迁移。
短短数年间,东河县因为临近玉河,以及通州与京城的中转,人口总数超过了三十万。
其繁荣,不亚于京畿四县,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五县了。
同时,对于藩国迁徙的开放,使得沿海地区百姓持续不断地向海外而去。
每年的迁移规模,超过十万口,而且增加速度持续加快。
“两亿三千万!”
御书房,夏日还未抵达,绍武皇帝就待在御书房。
眼前出现的庞大数目,让他有些眼晕。
丁口税被废除,百姓们对于人口上报是自然是踊跃的。
能当良民,谁愿意当隐户?
短短四年时间,一次简单的人口调查,大明人口暴增至两亿三千万。
这样的速度,等到了绍武四十年,朱谊汐毫不怀疑,其能突破到三亿这个数字。
甚至,绍武三十五年就能到了。
人口大爆炸。
“陛下!”
朱谋躬身,声音不急不缓:“良种的选育立下大功,北方多种玉米,土豆,而南方则多种番薯。”
“紫云英被广泛种植,据微臣所知,仅仅是顺天府,每亩地增产一斗有余,多的有两三斗,实乃真正的盛世!”
“而这一切,全凭陛下之功,祖宗庇佑……”
堵胤锡年龄大了,在绍武二十五年,也就是去年致仕回家养老,而闲置多时的朱谋,在一众大臣的举荐下,再次被启用,成为大明首辅。
毕竟次辅阎应元也不过五十七岁,仍旧年轻,资历也不太合适。
毕竟短短五六年间,就实行两级跳,实在是太快了。
而实质上,却是元勋派们依旧实力庞大,推举朱谋上位是最好的人选。
朱谊汐对于朱谋自然是不置可否。
遭遇了挫折后,朱谋自然是成熟了许多。
“歌功颂德就不必了!”
朱谊汐当久了皇帝,对于拍马屁差不多快免疫了,没有年轻的时候那么爱听了。
毕竟此时的他,已经四十九了,将至五十,岁月催人老。
“东北三地的人口如何?”
“辽宁已至四百万,而吉林堪堪破百万,黑龙江则不过五十余万,主要是苦寒太甚,百姓们都不乐意去!”
朱谋忍不住住叹道。
这数据看上去不错,但要知道,仅仅是顺天府二十余县,就有四百万人。
山东此时更是达到了一千八百万之巨,是东北的三倍多,一举超过了在前明时期的巅峰人口。
两千万指日可待。
要不是京杭大运河还在,不知多少人穷困潦倒了。
“不愿意就不去了?”朱谊汐冷声道:“山东和河北的人口都快炸了,多少单身汉?”
“历年来迁移海外的百姓,多以福建、广东,广西三省居多,其他各省无动于衷,尤其是山东这样的人丁大省。”
“内阁草拟诏书,优化下吉林、黑龙江的条件,若是仍旧不见效,可行山东填东北之策。”
山东填东北?
朱谋心头一惊,随着年龄增长,皇帝愈发的冷血了。
要知道在以往迁移百姓,可是软性的,如建设兵团,移民政策等,如今这硬政策,对于百姓的伤害就大多了。
39314778.
...
记住手机版网址:m.66kxs.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