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五章转世
第(2/3)页
眉头一皱:“这倒是个好地方,除了荒凉了点,野兽多了些,倒是并无什么坏处!”
“甚好,可给你的几个弟弟封国了。”
瞥了一眼众儿子,朱谊汐心中苦笑:“一年一国来不及了,至少要一年两国才合适。”
在贾代化攻下的阿姆河流域,与辽国接壤的阿富汗北部平原时,朱谊汐一直心中平和,想着要不要设立藩国。
毕竟太远了。
随后,辽王因为不愿意直面波斯,所以上书朝廷,想让一个弟弟当前哨站,建立藩国,互相帮助。
朱谊汐思虑再三,同意了设立藩国的方案。
就此,阿姆河流域就设立了邢国,乃是辽王一母同胞的亲弟弟。
辽国与邢国,自然是天生的盟友。
同时,前两年太子在高原上灭了尼泊尔三国,从而请求朝廷设立藩国,以为高原屏障。
尼泊尔在喜马拉雅山南麓,与印度接壤,山岭较多,不是什么好地方。
朱谊汐思量再三,觉得还是要选了优秀的儿子,十八子雍王就成了首选。
此子性格谨慎,但又不乏武力,为人阴沉,属于谋而后动的角色,最适合在这等中间地带经营藩国了。
不像是南洋,那里几乎成为了大明的内海,又有南洋水师帮忙,可谓是安稳异常。
“陛下,太子殿下抵京,已至宫城……”宦官轻声道。
这下,气氛立马就缓和许多,人也活泼起来。
“让太子携太子妃来坤宁宫吧!”
皇帝轻声道:“正好与大家伙聚聚!”
历经多年的地方磨砺,尤其是高原的环境,朱存渠在白皙的皮肤,也不免变为麦色,以往儒雅的气质褪去,多了几分凌厉。
同时,独掌大权的熏陶,让他不自觉地呈现出一股自信。
“殿下!”太子妃柔声道:“陛下在坤宁宫叫咱们过去!”
朱谊渠无所谓道:“还是那老一套,问施行,问后果,问由来,老头子的心,从来没放下过。”
嘀咕着,他换上了龙袍,撇了一眼站地笔直的小人,正在开蒙的儿子,嫡长子。
不出意外,等到他年岁大些,太孙的名号也会赐下。
他离京多年,这个好儿子陪伴在父皇母后身。
“安儿,咱们去看祖母!”
牵着其手,朱存渠难得露出一丝温情。
虽然这些年来,他陆续纳了十几位妃嫔,但子嗣单薄,只有四子三女,较皇帝差之千里。
对于拥有嫡长子身份的儿子,他天然地就亲近些。
另一边太子妃则落后半步,不敢逾矩。
片刻后,三人抵达了坤宁宫。
一应的喜意自不必提,皇孙的懂事可爱,搏得了藩王们的一致夸奖。
太子一如既往地汇报起琼州府的改土归流政策。
说了一通,但却不得不表示难度很大。
黎瑶生性蛮横,桀骜不驯,教之以农桑可谓是困难重重了。
…………
此时的拉萨,一片祥和。
距离太子改革将近四年时间,西臧也开始名副其实起来。
大量的农奴被解放,拥有了自己的土地和房屋,成为了自耕农。
中小贵族们也顺应世事,让农奴变更为佃户,长工,改善其生活水平。
昔日数万帐和硕特蒙古人,并没有因为和硕特汗国灭亡而跌入谷底,而是分到了牧场牛羊,成为了西臧的一部分。
毋庸置疑,相较于之前的贵族和僧侣消费,自耕农和地主们更乐意花钱购买大量所需,无法自给自足。
这样一来,西臧的经济,立马就活跃起来。
至绍武二十就年春,西臧的耕地面积达到了五百万亩,草场两三亿亩,人口增加至一百五十万。
其中,寺庙近五千座,僧侣超过十万人,可以说每十五个人就要供养一位僧人。
拉萨可以没有商人,但不能没有僧人。
粮食勉强温饱,而牛羊畜养数量不断攀升。
几乎是肉眼可见,拉萨的人口突破了十万关卡,涌向二十万人。
索朗扎西怀着感恩的心,跟随的商队来到了拉萨,然后亦步亦趋地在客栈订下了房间。
紧接着,他与大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66kxs.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