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四章汲水机
第(2/3)页
文嘀咕着,眼眸中满是贪婪之色。
这样的好东西,对于一些旱地来说,简直是大为有利。
要知道,旱地的亩产只有水浇地的一半,而有了这机器,就能把旱田制作为水浇地。
一万亩旱地,那就是一万亩水浇地。
每年获利多上数千石,这是多么诱人的数字。
“等等,我地可不多。”
薛崇文嘀咕着:“但那群勋贵大财主们可是有不少的地,自然是舍得钱的。”
“如果我也能造出这样汲水机,岂不是赚发了?”
眯着眼睛,薛崇文越想越深。
这可是一笔大买卖。
如果单凭他自己,肯定是不敢想的,但四大家族同气连根,到时候一起使劲,三大伯爵加皇商,就算是国公也不敢乱来。
更别提已经就任封疆大吏的贾代化了。
这般想着,他立马就行动起来。
贾家家主贾演听说能赚钱,自然是同意,史家,王家同样如此。
由此,四家合资一万块,准备开办工场,专司建造那汲水机。
可是光是工匠,就难倒了他们。
薛崇文仔细琢磨,还得从军械司入手。
但军械司的工匠们可是轻易雇佣不来,他们也不愿意放弃这个官方的工作。
这般,薛崇文则想了个变通的办法,花大价钱请那些工匠们夜里,或者休沐日前来指导。
毕竟汲水机最重要的就是窍门,只要打通了,普通的工匠也就能造。
果然,经过一个多月的指导,一台汲水机就这般造了出来。
薛崇文直接以百块银圆的价格出售,而租借的价格则是每日一块银圆。
这立马引起了京畿的轰动。
而军械司则气急败坏,但却又奈何不得。
毕竟这里面不仅有皇商,还涉及到了勋贵。
见军械司无可奈何,一时间,机器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出,汲水机的价格更是缓缓下跌,达到了三五十块一台。
不过,这时候内务府则找上门来,直接收取授权费。
每造出一台汲水机,必须给内务府五块银圆的授权费。
因为军械司将这专权,无偿转交给了内务府。
但也是如此,大量的商人也瞅到了商机,准备参与其中,获得利益。
盖因为其中的利益实在太庞大了。
仅仅是一县之地,对汲水机的需求就达到上百台,而全国上千县,这是多么庞大的市场。
同时,大明的地域实在太大,北方的百姓需要汲取河水,而南方的百姓则需要防范水灾,排量大且持续的汲水机,自然是倍受欢迎。
哪座城池没有经历过涝灾?
这里面的市场保守估计不下千万块银圆。
而投入成本不过几千上万块。
大明庞大的国土,自然无法造成赢者通吃,反而不少的份额被散去。
……
太子携带着十几位妾室,乘船从运河南下,不急不缓,倒是悠闲。
逮至凤阳附近,他不得不下船,去往祭拜。
作为大明曾经的中都,凤阳名声赫赫,对于藩王们来说,凤阳高墙简直是噩梦一般的存在。
昔日庞大的凤阳府,如今一分为三,分别为阜阳府,宿州府,凤阳府,凤阳府的人口也缩减不少。
不过,镇守太监还是会安排的。
显然,绍武皇帝觉得凤阳圈禁可谓生不如死,绝对适合那么违法乱纪的宗室子弟。
朱存渠去瞅了一眼,里面看押着几十人,一个个闲着无聊,坐在院子里看天空,怕是天上白云,飞过了几只鸟都清楚了。
凤阳高墙内,没有树木,只有一片不大的天空,以及无边的寂寞。
就连吃饭,都会从狗洞一般的口子中递过来,没人开口说一句话。
前明时期,建庶人,吴庶人等,直接养废了,都不会说话,犹如痴儿。
在这种环境下,怎能不会如此。
朱存渠到底是心善,顾念亲亲之义:“让他们不要那么闲着。”
“找点事给他们干,不然人就真的傻了。”
“可,殿下,让他们做什么?”镇守太监结结巴巴道。
对于这群人,他可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66kxs.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