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四章出巡
第(3/3)页
不了了,他们迫切的想要大量的女工参与到织场中,从而用棉布换取大量的银圆。
毕竟少赚就是亏本。
“之前,我废除一府之间用路引的限制,从而让天津府大肆发展,如今其蓬勃发展下,区区一个天津府就不够了,还要整个河北来效劳。”
放下手中的密折,朱谊汐轻声嘀咕起来。
在这个庞大的帝国,路引的存在是非常有必要的,数以亿计的人口如果没有路引而四处乱窜,其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面对鱼龙混杂的北京城,百万人口,朱谊汐采取了暂住证政策。
没有暂住证,根本就无法入城,只能在城外。
同样为了稳定,其他城市没有宵禁,而北京则有,虽然不免对经济有些影响,但这是政治需求。
“这次是府,下次就是省咯?”
回到路引制度,朱谊汐感到头疼。
经济和资本的发展,需要放开路引,而稳定帝国则需要路引。
如果将府扩充到了省,那么路引制度将会形同虚设,控制力度激增。
忽然,朱谊汐想到了苏南铁路。
从南京抵达松江府的数百里铁轨,几乎都是由商人们自筹而成,是他们殷切盼望的结果。
其固然有推动商品流通的需求,但恐怕最大的作用莫过于人口的聚集吧!
无论在苏州还是松江府,纺织业都是大头,对工人的需求极其旺盛。
而铁轨的建立,自然有利于两地对人口进行吸收,从而让资本不断发展,士绅和商人们大赚钱财。
“恐怕在江苏,路引就形同虚设了吧!”
朱谊汐摇摇头。
在如此庞大的利益面前,地方官府根本就不敢制止,因为其本身就是既得利益群体。
想到这些,朱谊汐就忍不住想出宫,去天津,乃至于苏州,松江看看。
这些年他基本在北京、玉泉山晃悠,天津有好几年没去了。
心中有了定计,就算是九头牛过来也拉不住他。
更遑论内阁了。
这般,皇帝巡查天津府就启动了。
十来天的功夫,准备妥当后,御驾启程。
为了安全起见,御驾并没有坐铁轨,而是走起了官道,三百里路走了六天时间才抵达天津府。
官道的平阔,让朱谊汐点点头。
如果连近在咫尺的官道都残破不堪,那么天底下其他官道也就可想而知了。
这次出巡,皇帝并没带妃嫔,只有几个丰腴的宫女随身伺候。
同时,辽王、越王、卫王、福王,赵王、湘王六位皇子随驾而行。
对于这几位皇子来说,能够离开北京城,就算是他们最大的幸福了。
在辽王的带领下,一个个骑上了马,悠闲的跟在队伍之中,好一派热闹。
只不过没半日工夫,两腿内侧就被磨出了血,一个个立马就萎了。
只有辽王依旧未变,悠哉悠哉,好不舒服。
“四哥,你怎么没事?”胖乎乎的福王道。
“我当年去了一趟察哈尔,又去了科尔沁,骑了几个月功夫,早就磨出了茧子了,这些又算得了什么?”
辽王满脸的得意。
朱谊汐笑道:“不知轻重。”
论起历练,辽王确实长这几个兄弟数筹。
当年送公主去康国,走了数千里,而且还在雪域地区待了许久,吃了不少苦头。
之后的察哈尔、科尔沁不提,都是一番历练。
其他的几个皇子只是在京城八部锻炼,在政务上有所长进,但见识确实不如辽王。
“看来还得让他们出去走一遭才行。”
皇帝心中一动:“仅仅是观政可不行,还得真切的去实践一下。”
对于实践内容,他却毫不担心。
大明实在是太大了,上千万平方公里,两亿众,每个月都有地方受灾,派遣皇子过去慰问赈济灾民很是正常。
这般一想,朱谊汐忽然觉得,把皇子当做钦差大臣也不错,巡视河堤,巡查贪官等,也可以交给他们。
只有让他们被官员们糊弄一番,才会真切的明白官僚的内里是什么。
(本章完)
记住手机版网址:m.66kxs.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