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淮河入江_大明世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四章淮河入江

第(3/3)页

,赢得了满堂彩。

  老人则颤颤而起,他也不糊涂,继续道:“我这个老头子,活了几十年,打万历年起,就没听说过像您这样的好官。”

  “能够比的,也只有当年的海青天了,我爹常念叨,我今日能够再见,这辈子也没白活。”

  于成龙摇了摇头,没有再言语。

  见到老人衣衫不整,破旧居多,他心怀不忍,从怀中掏出了两块银圆,塞在他的手中:“您去买几件衣裳给孙辈们穿吧!”

  言罢,他才上马车。

  衙役们这才开始驱赶拦路的百姓,保持了官道的畅通。

  坐在马车上,于成龙有些失神。

  掀起车帘一角,这些外面人群乌泱泱,几乎看不到边,人们神情激动,都在畅想着日后没有灾害的日子。

  淮河,黄河,实在是将苏北、淮海的百姓,祸害的够呛。

  远处,工部侍郎孙江等一众高官,看着被围堵的于成龙,不由得感怀备至。

  “于成龙成了河工督办,倒是做得不错。”

  孙江感叹道。

  江苏巡抚则附和道:“谁说不是?一年半的工期变成两年半,基本上都在农闲时日挖掘泄洪河,这对于百姓们来说太好了。”

  “不耽误耕种,也不耽误赚钱。”

  孙江听出了酸涩之味,他斜瞥了其一眼道:“这是朝廷同意的,这种事宁缓而不急,怎么可能为了修这条河,把整个苏北给祸害没了吧!”

  “与百姓相比,钱粮算什么?”

  “少司空所言甚是。”安徽巡抚赞同道:“于河督倒是做了一件好事。”

  “督办河工时,其秉公处理,月饷给的没折扣,吃的米饭厚实,偶尔还有肉食,凤阳府的百姓也经常去做河工。”

  “挖这条河,不知多少百姓喜欢河工,为之受益。”

  孙江微微一笑,道:“这等消息,早就传到了京城,阁老们谁不晓得出了于清官?”

  “做事严整,待民甚厚,等这条河修完,于成龙也要升官了。”

  在场几人为之动容,脸上露出几分钦佩和羡慕。

  很快,于成龙就渡过了人群,来到众人面前。

  他倒是识趣,连忙赔罪。

  孙江扶起他,笑道:“你亲自督办,将此河顺顺当当修好,民无所怨,迟到些又算的什么?”

  “况且,能被父老百姓感激围困,我们几个还巴不得如此呢!”

  这番话,倒是让气氛缓和了许多。

  一行人站在高地上,居高临下眺望着那条泄洪河。

  泄洪河自北向南,而自南向北,两者相向而行,节省时间。

  而作为中转站的,则是邵伯湖。

  洪泽湖的洪水,将通过一系列的湖泊,运转到邵伯湖,而在镇江的河道,则早已经挖开好,甚至堤坝上都已经种好了杨柳。

  这两段河道,将在此连接。

  此时,河工们正在小心翼翼地挖掘着邵伯湖的堤坝,使得其与十丈外的河道相通。

  千余人,从上午,一直进行到了中午。

  所有人都不厌其烦地盯着,生怕错过了其关键时刻。

  “轰隆——”

  “通了,河道通了——”

  一句吆喝传开,所有人都伸长了脑袋,张望着湖口。

  只见,最后的一块土墙,厚不过尺余。

  一群工人们,则抬着一根丈余的尖住棍,站在河道堤坝上,如同诚城门捶一般,不断地敲打着土墙。

  吆喝声不绝于耳。

  很快,就见些许水流冒出,浸湿了土墙,工人们进立马逃散,认真的盯望着。

  而在大家的肉眼所见之中,黄色的泥水,有一条泥鳅,迅速地变成了一条黄龙,一个鲤鱼打滚,冲破了土墙,然后直入宽阔的河道。

  一条水龙,自北而南而跑,其速度极为惊人,让围观的百姓们惊叹不止。

  就连一众高官,也纷纷震惊。

  侍郎孙江叹道:“咱们等了一个上午,终于见到此等场面,也算是不虚此行了。”

  于成龙也收敛起了震撼,心中雀跃,为百姓们而开心。

  “于河督,咱们一起回北京吧,陛下要亲自接见你。”

  这番话,又引起了众人的注目与嫉妒。

  
记住手机版网址:m.66k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