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安南一统_大明世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九章安南一统

第(3/3)页

间同样也如此,这就省得进行焚书烧史了,节约大量的物力。

  在拿下安南的那一天,秦王宣布改国号为秦,全称为大明秦国。

  并且他将升龙府改称为交州府。

  国都,则谓之河内。

  废弃黎朝年号,改之绍武十八年。

  这对于整个安南来说,可谓是炸裂的一天。鋋

  无数读书人唉声叹气,言语好不容易独立自主,又回到了黑暗的北属时期。

  但书生造反,十年不成。

  在拥有铁血强军的秦王压制下,一切的舆论都化为乌有。

  面对秦国的大军压境,武氏犹自反抗,不想屈服,即使面对郡公的利诱也不动心。

  这样一来,城破灭族也就顺理成章了。

  这对高平莫氏来说,是极大的冲击。

  高平地理位置特殊,其比邻大明边境,为了不刺激明朝,郑氏一直强忍着不动他。鋋

  这也就意味着高平莫氏对大明的依赖性太强。

  这般,莫氏在明、秦的压力下,根本就不能动弹,只能选择屈服。

  莫敬耀献土归降,被封为归化郡公。

  于是,在大明绍武十八年,夏,六月初八,安南改之为秦。

  民间则将其称之为秦王元年。

  也正是因其丰功伟绩,秦王朱存槺死后得之庙号:高祖。

  谓之秦高祖大王。鋋

  但统一安南对于秦国来说只是第一步罢了,真正的困难在于将整个安南数百万百姓,融合为一体,从而使得江山永固。

  简单来说,就是老朱家回来了,就不想走了。

  无论是之后的赐姓令、《户籍令》、《赐田令》、《赋税令》、《开荒令》等等一系列的政策,制定起来容易,执行起来难。

  因为制定的人,都是秦国高层,明人出身,执行的底层官僚,多是本土官吏。

  这也是整个秦国统一之后的现状:

  决策是汉人,执行是本土。

  知易行难,任重道远。鋋

  ……

  同时,在布哈拉城外,同样进行着一场决战。

  与郑氏死守升龙不同,阿布都拉汗则带着残兵,一股脑地领出城来,进行最后的决战。

  其规模,达到了五万之数。

  没办法,布哈拉人,基本上属于游牧民族,对于守城根本就不在行,没有汉人这种五花八门的守法。

  翁城?没有。

  马道,没有。鋋

  其城只强调两点,高与厚。

  毕竟只要城高池坚,守城很简单。

  只是可惜,他们没料到粮食的不足。

  守城七八天后,整个布哈拉城就断粮了。

  还不如出城,一决死战。

  李定国不敢大意,他明白困兽犹斗的道理。

  故而,他进行了保守打法,进行防守而不是主动出击。鋋

  “出来了——”

  果然,城门洞开,一队队的骑兵走出。

  “怎么不对劲!”李定国抬起望远镜,感到费解。

  仔细一瞧,他才明白:“这群人竟然都是老弱病残。”

  “遭了,中计了——”

  “您是说,这阿布都拉汗逃了?”

  贾代化惊愕道。鋋

  “您有所不知。”这时候,坐镇后方的莱因哈特挺着大肚子说道:

  “这阿布都拉汗祖辈,来自于阿斯特拉罕汗国,属于金帐汗国,是术赤汗的后裔。

  其汗国被罗刹人灭了之后,札尼伯王子逃到了布哈拉汗国,伊斯坎德尔汗将女儿嫁给了他,两人的儿子继承了汗国。”

  “话说,两者都是成吉思汗的后裔,同姓之人怎么能结婚?”

  贾代化不解道。

  “鞑子而已,你还管那么多?”

  李定国没好气道,这句话的重点是这里吗?鋋

  “他的意思,这位阿布都拉汗,并不像拼命的原因,或许是巴望着回到祖地,重新拉起人马呢!”

  李定国沉声道:“也有可能南向,去波斯借兵。”

  “派人去追,一定要弄清楚他去了哪里。”

  “是!”贾代化忙点头。

  果然,游骑来报,一支万人骑兵离开了布哈拉城。

  这时候,李定国才神情严肃地指向布哈拉城:“如今咱们的任务,就是占据此城,全有河中地区——”

  鋋
记住手机版网址:m.66k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