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缅甸_大明世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三章缅甸

第(2/3)页

官,连忙请来了印章,直接盖下。

  就这么着,第一届的宗考就正式结束了。

  “爷,要不要弄个游街?”杔

  刘阿福笑着道。

  “不用了——”

  朱谊汐哑然失笑:“就属你最机灵。”

  “咱们朱家人自个玩的,要是被那些人知道去了,可不得笑死。”

  “读书人可是自尊的很,心高气傲,一不小心要是做个歪诗,算是臭了名声。”

  “罢了,就让宗人府派人,去各王府禀报吧,记住,只要报三鼎甲就成了,余者就别管了。”

  “是!”刘阿福笑着应下。杔

  他挥了挥手,一旁有眼色的宦官连忙下去办了。

  皇帝则又看了看剩余的考卷,摸了摸下巴上的胡子:“咱们朱家这些年,总算是出了一些人才。”

  “如果还在绍武朝混吃等死,我一定要好好教训一番。”

  “爷,咱们这是第一届,好多考生都没有入宗谱呢,咱们天家的人才来不及冒出来,如今这些,不过是顶上的浮萍……”

  刘阿福奉承道。

  “你说的也有道理。”

  朱谊汐哈哈大笑:“这天底下姓朱的数以万计,宗室隐姓埋名的不少,指不定有许多贤才。”杔

  “只是人家都喜欢参加科举而已,宗考,不过是多给他们一条路罢了。”

  参加了科举,宗室就会摇身一变成为功名体系中的一员,维护的自然是读书人的利益。

  同样,参加宗考,自然是站在皇帝这一边,毕竟升官与否,全看皇帝。

  简单来说,这群人才算是真正的天子门生。

  那群进士们可是自夸,全凭才华努力的结果。

  毕竟科举创建千余年,往昔的感恩戴德成了习惯,甚至是理所当然,人家感恩的是孔夫子和朱熹。

  一场热闹自不必提。杔

  最为高兴的,还是楚王,头名魁首是楚藩出身,大大涨了他的面子。

  要知道在京城混,最要紧的就是面子了。

  故而,他直接让人送去一百块的银票,以作奖赏。

  这在宗室之中中闹出了不少风波。

  翌日,礼部收到来自于数千里外的滇国的消息:

  滇使求见,请求朝贡。

  对此,礼部上下是乐见其成的。杔

  毕竟就连闯贼都有一个康国,何况是西贼余孽的孙可望?

  内阁上下不置可否。

  归根结底,这一切还得看皇帝的意思。

  如果看孙可望不顺眼,自然就不认。

  皇帝一如既往地是利益至上主义,能得实惠的,必然是要占据的。

  缅甸那鬼地方既然都被孙可望占据了,那就不再封藩国了。

  既然准备册封,国号自然就是重中之重。杔

  孙可望也识趣,知晓投降就投降到底,他年岁大了,经不起折腾。

  故而,在国号上,他让人送来了两个:

  滇,缅甸。

  滇是其本就自称的国号,而缅甸则是旧称,早在元朝时就称之为缅甸了。

  朝臣们认为,滇是云南的简称,古滇国所在,让孙可望称之,怕是对云南有野心。

  缅甸则不然,自古则是外土。

  朱谊汐想了再想,想要给孙可望取个好名字,但世间哪有那么两全其美的称呼?杔

  故而,他只能叹道:“论及国号,缅甸尤美,还是为缅甸吧!”

  使臣无奈,只能领旨谢恩。

  自然,其王爵只能是郡王衔,但考虑到拉拢孙可望的现实,皇帝恩准其用亲王礼节。

  即,如朝鲜这般,郡王级别享亲王待遇。

  对这门面工程,皇帝是极其大方的。

  只不过,朝贡的东西由于距离太远,粮食就算了,但其他玩意则不能少。

  毕竟缅甸崇山峻岭虽多,但物产丰富,金银铜铁富裕,不然的法国、葡萄牙怎么会接连不断要求通商呢?杔

  礼部紧急磋商后,以每年黄金千两,白银两千两的标准作为朝贡礼。

  不多不少,是缅甸的接受范围。

  同时,通商自是不必提,这是对属国们的基本要求。

  不过孙可望也是识趣,第一次上门送上了大量的黄金,宝石,象牙等稀罕玩意,诚意倒是满满。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66k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