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二章军粮
第(3/3)页
不到两丈的官道:“听说朝廷十来年前,就已经修建了这条官道了,只是草原上的野草众多,没多大功夫就把官道遮盖……”
车队在简陋的官道上行进,速度维持在日兴三十里,拖拉着二里来长,百余镖师、趟子手,都要来回巡逻。
走了三五日,竟然没有遇到一个部落。
整个镖局感到万分稀奇。
要知道,为了维护这条官道,朝廷在沿途每隔一两百里,就安排了一个小部落值守,如今竟然毫无人烟。
车队中的行商则解释道:“草原上的部落一年都要转场,有的时候甚至要转三四场,春夏他们在这里放牧,秋冬就不一定了。”
“他们肯定去更暖和的地方过冬了。”
一路走着,一路踏着积雪,车队倒是没有迷路,走了近两千六百来里,两个路途。
在漠北大雪初化时分,抵达了库伦城。
而迎接他们的,则是漠北总督,曾英。
“半年没见到商队,真是太好了。”
曾英喜出望外。
漠北大雪三四个月,八九月份商队就得南归,等到他们北来时,基本上就到达了夏天。
而如今在开春时就见到了商队,这是极其稀奇的。
不过,待他察觉送来的是十万斤火药时,建设露出了凝重之色。
商队中一人自称锦衣卫千户,带来了皇帝的谕旨。
皇帝要求漠北总督府,找到一处水草丰满之地,建设一座能够容纳五万人的军营。
隐蔽,安全,不为他人所知。
“陛下这是要北进奉京?”
曾英心中豪情万丈。
果然不出乎他所料,随后的时日,来自于京城的镖局,商队,络绎不绝的北上。
几乎每隔三五日,就会运送来大量的物资。
或是布料,或者是火炮,或是盐。
而最引他注目的,则是一群铁罐子。
“这是什么?”曾英看着方块的铁盒,一块块的堆积如山。
“军粮。”
军官解释道:“从漠北至北海有两千里地,长途奔袭就必然受到军粮的限制。”
“有时候,甚至没有木柴取火。”
“而这些铁皮罐头里面,则装着煮熟后的粮食,足以长期保存了,维持军队的奔袭。”
“能维持多久?”曾英将眼前,巴掌大小的铁罐子拆开来看,露出了压实的肉块。
他忍不住尝了一口,又咸又腥,倒是能吃,不过不仅有肉,还有一些饭,肉只占了不到三成。
“最少三个月。”
军官笑道:“侯爷,这军粮里面不仅有腊肉,还有炒粉,还加了许多的盐和糖,甚至还有鱼肉。”
“吃起来味道不怎么样,但就这么一盒,就能填饱士兵的肚子。”
“没有草料了,甚至还能充当马料。”
“好东西。”曾英直接吐了出来,然后用水漱口。
但他不得不承认,这玩意儿虽然难吃,好歹也是肉啊。
只要不生蛆,实在无法难以下咽,那都能充当军粮。
“你确定是三个月?”
“侯爷,千真万确,越是冷的地方,保留的时间越长,甚至能达到一年之久。”
“好——”曾英大喜:“有此利器,何愁满清不平啊?”
“这是怎么做成的?”
军官详细的解释着怎么煮成,排出空气。
“既然如此,何必千里迢迢从北京运送,不如在漠北直接煮好?”
曾英提出了建议:“这些年我在漠北也开垦了不少荒地,囤积了许多粮食,正好一应做成军粮,省去运转的功夫。”
事后,曾英暗自召集总督府直属部落,要求他们选出精锐的骑兵,以作他用。
库伦的热闹,瞒不过寺庙中的哲布尊丹巴。
遍布于漠北各地的寺庙,就是他最好的眼线。
即使为总督府效力的蒙古人,也不得不尊敬于他。
“佛爷——”服侍的高僧低声道:“看来漠北不安宁了。”
“阿弥陀佛!”哲布尊丹巴轻声叹道:“草原平静了那么久,看来好日子到头了。”
“记住,不要乱说话。”
记住手机版网址:m.66kxs.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