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七章刮目相看(求月票)
第(3/3)页
要的马匹交易地,由于临近虾夷地,故而得到了德川家康颁发的同虾夷贸易的黑印状。
所以,虾夷地一直是盛冈藩重要的贸易往来之地。
松前氏建立的福山城,也是得到默许的。
而如今,随着越国的建立,几十万块银圆对于大明来说不值一提,但对于区区的盛冈藩来说,可谓是极大的刺激。
一时间,八万石,数万众的盛冈藩因为往来贸易,呈现出勃勃生机,藩政向上。
津轻烧、木材、砂金、铜、马、栗、米、绢、酒、和果子、味增、烟草、漆、蜡、鲇鱼等特产,源源不断地出口至越国换回来大量的银圆。
在这片繁华之中,忽然盛冈城门大开,藩主并家老、普代一众老臣,浩浩荡荡,直接出城。
良久,一阵灰尘而过,几十人出现在他们眼前。
“明人为何而来?”藩主南部重信疑惑道。
家老南部直义则低声道:“应该是为粮食一事吧!”
南部重信恍然。
最近盛冈城水灾频繁,九连盛冈城也被淹毁了许多,重建工作不断地在进行,藩政压力巨大。
但相较于盛冈藩,一直处于扩建状态的越国,则更加的缺粮。
片刻后,一群人出现眼前。
为首一人,虽然身着明袍,但其模样却是日本人。
南部重信熟悉地上前问好:“严原殿怎么亲来前来?”
“盛冈殿客气了。”宗义真笑道:“受越王殿下委托,不得不来呀!”
越王在迎娶了德川家的公主后,就让成为礼部判书的宗义真(对马岛大秘密),代表越国在日行事。
因为宗义真是日本人,幕府上下对其熟悉,自然也就不计较其改投一事。
两人熟悉的说了一番,然后并行入城。
在城内最高的天阁守中,宗义真四处望了一眼,调笑道:“贵藩真是财大气粗啊!”
上好的羊毛毯,精美的瓷器,昂贵的名刀,以及那象牙坠扇子,无不显露其财大气粗。
“此赖越王殿下之福也。”南部重信斯斯文文道,脸上满是真诚,显然这话发自内心。
太平了半个世纪的陆奥地区,人口滋生,偏偏又土地贫瘠,越国贸易简直就是拯救了整个盛冈藩,陆奥国。
“贵藩知道就好。”
宗义真忽然严肃起来:“不知今夏贵藩能提供多少大米?”
“可与五百石。”南部重信咬着牙道:“您是知道的,福冈洪水泛滥,不知多少稻田被毁坏,这五百石的大米还是我府库中凑来的。”
为了换取银圆,只能让百姓再饿几顿了。
宗义真又问道:“陆奥洪水我是知晓的,但不知米价腾贵至几何?”
南部重信一愣,随即道:“米价一合约至三文。”
日本一石米三百斤,等于大明的两石米。
其算作一千合(100升或2.5表)。
也就是说,一石米的价格是三千文,换算成大明则是石米一千五百文。
这在整个大明,也是极其夸张的数字。
“看来,整个陆奥国都缺粮食。”
宗义真沉声道,忽然,他的眼眸中迸发出明光:“我可售与你粮食,大量的粮食。”
“每石(三百斤)两千五百文。”
“越国哪来的粮食?”南部重信满脸的不信。
宗义真轻笑道:“盛冈殿,明国有句话说的好,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如今的越国,可是出乎你所料咯!”
最后,宗义真代表越国,与盛冈藩达成协议,成为越国在陆奥的代理商,出售马匹和粮食。
完成任务后,宗义真坐船回到了了越国。
此时的越国,经过数年的发展,已经大变样。
由于临近日本和朝鲜,故而越国大肆在两地募民,同时在国内不断地迁移百姓,短短的两三年,人口就突破了五万。
其中汉民的人数只有万人左右。
得益于大明的农耕技术,越国耕地面积达到了百万亩,虽然亩产只是一百五十斤至两百斤左右,但数量弥补质量。
在去年就自给自足,甚至还能出口至日本。
(本章完)
记住手机版网址:m.66kxs.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