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路引_大明世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三章路引

第(3/3)页



        衙役一股脑地说道:“大老爷正为此事头疼呢。”

        “里面可是有举人?”

        “没错,如果仅是秀才就罢了……”

        方伯山也感到头疼。

        秀才和举人,其中的差距不亚于举人和进士。

        即使如今省试,但秀才当知县不过寥寥,多为各县的书办而已,举人一但守官,最次也是个县通判,知晓也是大有可能。

        “走吧!”

        果然,一入内,就见通判老爷虎着脸,满脸不悦之色。

        方伯山小心的问好。

        通判摆摆手:“械斗这种小事倒是没什么,我已经呈给了府台。”

        “如今你看看,这是个县呈上来案子。”

        方伯山满脸疑惑,细细看来。

        早在之前改革时,任何案件在县里审判后,只要喊冤,就还要在府里重新审一遍,而不是以前那般粗暴审核就不管了。

        这般就让府通判的压力骤增。

        而方伯山一细看,发觉这些案子基本上大同小异,都是一些失踪案。

        或者说,都指的是镖局一事。

        走南闯北的镖局经常这样帮忙运货,但有些东西毁坏后,却没有造价赔偿。

        更有一些镖局,没有路引乱逛,惹得各县不满。

        路引的存在,其实就是为了限制各县百姓不要擅自流通,减少治理成本,从而最大限度的控制农村。

        但镖局的存在,去打破了这种惯例,偏偏这还是上面允许的,一时间就让底下人烦恼了。

        如果管的话,就容易得罪其背后的人;不管的话,有的镖局规模庞大,土匪还有土匪,让人寝食难安。

        路引制度在镖局身上,接近于无。

        方伯山一想,这比刚才的那些械斗还要让人头疼。

        通判叹道:“这件事如果要管的话,势必会得罪那些大镖局的人,咱们可吃罪不起。”

        “但如今想不管都不行,几个士绅扬言,要向朝廷告状,我现在是骑虎难下。”

        方伯山作为通判,对于法律倒是熟悉:“法台,朝廷早就下过旨,说是一府之内取消路引,各县互通有无。”

        “如今这般看,迟早省内也会取消路引,这事不能快断,得拖着。”

        “没错,是得拖着。”

        ……

        天津,港口码头热闹非常,船只刚停泊靠岸,税吏满就迫不及待地登上船,征收赋税。

        对于船只征税,征收的是货物的价值。

        通常,所有的货物分三档,按照十税一,十税二,十税三的三档税率。

        最低的一档,则是粮食等日常消耗类。

        中间一档,则是粗布,棉布一类。

        最高档的,自然是香料、丝绸瓷器等奢侈品。

        而依靠的价值,自然是朝廷对于京中各类商品平价的七成来征收,勉强算是做到公平公正了。

        如,棉布高者一匹两三块块银圆,低劣的不过半块银圆,平价则是一块左右,按照一块一匹,征其十税二。

        而在以往,船只的征税一般看得是船舷的长宽,根本就不看上面运载的货物。

        船家很有眼色,立马送上了货单。

        这时候,税吏们则只需要核准就行了,通常一艘船要不到半个时辰。

        而一旦与货单有所出入,想要进行逃税,那就会加倍处罚。

        税吏见其递交的货单无误,旋即露出了笑容:“很好。”

        言罢,就没了下文,左下四顾看着,手底下的皂吏依旧在翻找。

        船朱见此,只能又塞了几张银票过去,后者才笑了出来:

        “我这不是故意为难你,你怕是不晓得,最近查路引查得严呢!”

        “你瞅瞅你船上的那些水手们,估摸着都是南方人吧,我只听说过一府内不要路引,但异省可要路引的。”

        “你应当没给他们办路引。”

        “我勒个老天爷,路引一张少则三五毫,多则一块,哪里来的那么多钱给他们办路引?”

        船主苦笑道:“我只能让他们不下船,只在甲板待着了。”

        “所以,你要好自为之。”

        税吏笑道:“我这是收钱给你免麻烦。”

        (本章完)
记住手机版网址:m.66k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