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章《绍武医书》成书
第(1/3)页
不过,张克佑可不会放过他们。
虽然钱粮消耗无法计算,但有一点,怎么也无法逃避,那就是账目。
即,分赃之账目。
许多人就感觉贪官们很傻,都已经贪了钱财,为什么还要做账呢?这不是送人把柄吗?
但实际上,作账本却是必然的需求。
就比如此次贵州舞弊案,涉及的大小官吏多达数百人,瓜分如此庞大的钱粮,极其复杂。
官位品阶大小,重要程度等不同,瓜分的钱财也就不同。
如果不将其归类整理,遗忘某人,亦或者疏落某人,从而形成漏洞,导致功亏一篑。
尤其是官场,什么级别什么背景需要分多少,是一丝一毫也不能错的,不然就容易得罪人。
况且一个账本的存在,也将所有人绑在同一架马车上,一死都死,自然就密不透风了。
甚至,到了清朝,账本甚至涉及到进步与否的关键。
一个当官的新上任,就形成了一个规矩,必然要花钱从前任那里买以前的账本,特别是送礼的帐本。
账本,就是官场的规矩。
上司做寿,别的同僚都送一千,某人不知道规矩只送五百,他还想不想进步了?又或者送来两千,同僚关系要不要?
而且,这场舞弊,张克佑甚至怀疑其涉及到了贵州上下府县的亏空问题。
弥补亏空,一笔挪了多少,另一笔要补回多少,有时候甚至要多记账,防止遗漏。
所以,账本在哪呢?
张克佑将目光对准了贵州上下所有人,第一个锁定的就是贵州布政使。
其掌控钱粮,一省上下所有的钱财都要经过他手,即使不涉及到贪弊,哪怕是日常的记账,也是很大的帮助。
“看来只有由陛下帮忙了……”
就在他急忙查案时,北京城却是热闹起来。
原来,随着夏日的临近,皇帝又准备迁徙,搬到西山去住了。
偌大的北京,虽然人只减了一些,但却因此显得空荡荡的。
官场上也松了口气。
贵州那场大案,光是涉及到的掌印官就达上百个,这里面谁没有亲朋好友,同僚同学?
沾亲带故的一大把。
只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66kxs.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