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六章暂住证
第(2/3)页
门招待己省给赶考的读书人。
而行会会馆主要接待各地商人。
“长安会馆知多少,处处歌延占绍兴”就是明清时期会馆尤多的最好写照。
商业的繁荣加上科举的盛行,让北京的会馆多如繁星,达到了数百座之巨。
而会馆的兴起,更是带动了文化的交流,历史上的徽班入京,就是在会馆中演出,从而博得满堂彩。
另外,会馆还兼任打理官场,同乡聚会,接济同乡,打官司,并且慈善公益,仓储,筹饷,书信快递等业务,可以说是半官方的机构。
“诸位快请,快请坐。”
领头的首事很客气,就在门口迎接,客客气气地拱手行礼,脸颊冻得通红,显然已经等了很久。
他是个看着就很圆滑的中年人,穿着棉袍,打扮的干干净净,斯斯文文,但却无读书人的傲气,让人心生好感。
“有礼了。”
于成龙等人忙拱手行礼,不敢托大。
会馆中盘根错节,天知道这位值年是哪个大官的亲戚,得了这个好职位。
会馆由首事、值年、总理以及客总组成,这些管理人员都是各省的士绅、官府推举上来的。
由于会馆中迎送的要么是举子,要么是官员,可以说人脉关系极广,是个可遇不可求的好机会。
“虽说明年春闱,但咱们晋陕二省在崇祯年间受了不少苦头,举子不多,大家入住倒是绰绰有余……”
首事笑着在前面引路,二十个预备官僚倒是显得有些目瞪口呆,实在是会馆的条件太好了。
假山假水,树木花草,一个个房间犹如客栈一般宽敞,甚至还有许多单独的院落,供那些大官全家居住的。
“咱们陕商会馆占地虽然不如南直隶,但内在环境却过之不及,一应的吃食、住宿都不用钱财……”
言罢,他让人将各人的行李一一送到房间,又问起饮食身体,可谓是关心备至。
“听闻几位是好友,这三间房正好相邻——”
于成龙看着此人,心中不由得升起暖意,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66kxs.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