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九十三章功勋之赏
第(2/3)页
战事,但偌大的北方还没有收复呢?
如果一开始就封为公爵,那岂不是接下来就很难册封了?
就得吊吊他们的胃口。
“张慎言……为德安伯,年俸一千石。”
“阎崇信……为宝庆伯,年俸千石!”
“冯显宗……为衡阳子,年俸五百石!”
哗啦——
轮到冯显宗的时候,众人瞬间大为惊诧。
皇帝竟然改变了传统,增加了子爵。
要知道,从明初开始,为了限制权贵,子、男二爵被取消,只有伯、侯、公三等爵位。
这对于勋贵的限制很厉害,伯爵的门槛,让其活水很少,逐渐演变成了死水。
朱谊汐一为拉拢军心,二来也是为了好做安排,所有就选择扩大名额。
参谋司的朱谋,作为自己人,皇帝怎么会忘记他,封了个宜城子。
就连王应熊,也捞到了一个永定男。
在他心里,公爵用国号,侯爵以单名,伯爵为府,子爵、男爵以县名,以作区分。
谷秈</span> 也省得让他挠心挠肺的想名字。
“设内阁,以赵舒为内阁首辅,中极殿大学士;张慎言为建极殿大学士;阎崇信为文华殿大学士。”
出乎众人的意料,这个成员名单竟然只有三人,冯显宗和王应熊都没有入内。
但是旋即一想,众人又觉得是理所当然。
冯显宗不满三十,如果入内阁,即使是熬资历,恐怕在内阁也是势大难制。
资历和年龄,是对他最大的限制。
王应熊更不必说,他一直在四川当巡抚,跟皇帝的关系不怎么亲近,资历和年龄够了,但功勋不够。
接下来的六部尚书,一半是南京的原侍郎提拔而来,另外一半为自己人。
其中,冯显宗占据了刑部,王应熊为吏部尚书。
而出乎意料的是,一向极为低调的朱谋,也成了兵部尚书,大殿中掀起轩然大波。
众人不解,但想着他也姓朱,估摸是宗室出身,索性就罢了。
军政司出身的人,则基本上在六部侍郎的位置待着,也算是掌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66kxs.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