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查缺补漏_大明世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四章查缺补漏

第(3/3)页

县的结果。

  封建社会终究是人治,一个听话地方主官,产生的效益是极为可观的。

  这些从军政司走出去的知县,或者通判,哪里敢不听话,他们的任免诏书,可盖的是王玺。

  换句话来说,比白板圣旨还不如,彻底依附于豫王,也只能凭借豫王的威势,才能让他们的权力稳固。

  不消一个月,大量的民夫、牲畜,随着湘江,汉江,长江以及其他水运渠道,源源不断的将物资供应到襄阳。

  这也是南方的优势。

  大量的城池位于河流附近,而通过廉价且方便的河流,能够快速的运转物资和军队,对于幕府的统治极为有利。

  如果是在北方,如陕西等地,一个月等于天方夜谭,没有三五个月的功夫,绝难聚集。

  而对于驿站来说,招待源源不断的船只,可谓是极为忙碌,这也是对于新建驿站的一场大考。

  索性,水运比陆运来说,终究是便宜了些,驿站系统勉强通过了。

  张慎言倒是见了不少的漏洞,不断地苛刻,并且他也深刻意识到驿站的重要性,提出建议:

  “军政司极为臃肿,人员众多,驿站再纳入,怕是力有所逮,难以完全掌握,依老臣之见,不如归于参谋司,好统筹协调。”

  赵舒闻言,神色不变,只是瞳孔略微的收缩一些,谁也没有发觉。

  不过,豫王对于这个建议颇为满意,笑纳起来:

  “左史所言甚好,驿站关乎军情、政令,归于参谋司,掌司意下如何?”

  面对豫王这表面问询,实质是肯定的语气,赵舒哪里敢反驳,忙点头道:

  “如今殿下亲征,军情紧急,驿站纳入参谋司正当其实,而臣下也感到力不从心,左史所言甚为妥当。”

  赵舒更是对于张慎言行了一礼:“您老查缺补漏,乃幕府之福,在下感激不尽。”

  “殿下用人,也是出神入化啊!”

  “哈哈哈!”

  被拍了马屁,朱谊汐对于赵舒的反应颇为满意。

  赵先生,果然不曾让人失望。

  
记住手机版网址:m.66k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