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33章 游园诗会(六)
第(3/3)页
,说到了孔孟,尊其为子、为圣,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
姑苏柔面色微变,心中咯噔一下,心跳不由得加速。
“自周以来,以九两系邦国之民:一曰牧,以地得民;二曰长,以贵得民;三曰师,以贤得民;四曰儒,以道得民。此乃《周礼》之中的记载,所谓儒,便在周朝已经大行其道,子曰:甚矣,吾衰也!吾不复梦见周公。便是这个道理,因此在春秋开始,礼乐崩坏,孔子言周礼,便是开儒学之巨流,才有了后世的儒家学派,才有了后世的百家争。”
“可为何会有儒学?诸位可知在春秋时代,周王室虽已式微,但霸主们还都是周氏后代,周羌人恐怖之下,言儒意味着造反,谁敢言儒?即便是孔孟,也不敢如此,《周礼》已被定为周人的国家制度,没有人敢反对。”
江宁说到这里,满堂哗然,就连寇乃文、杨奇都面色大变。
却听江宁又道:“孔子所言:商沿夏,周袭商,或有损益,以为沿袭。周朝所用《周礼》,乃是商纣之后的《周礼》,其主要还是道家的系统,后来的周系统诸子,如道家,法家,兵家,阴阳家,纵横家的著作里,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周系诸子从来对“仁义”不感兴趣,它们的理论里,没有“仁义”内容,就算提到仁义,也是拿来嘲笑或贬骂的,认为“仁义”是殷商族人愚蠢,弱智的代名词。在孔子时代,也没有所谓“儒家”的说法,孔子只是宣讲商族人的“仁义”之学,而不说明它的来源。所以说,孔子为圣,便是将儒家中兴,而起根源,却在于道家。”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已经有人站起来想要反驳,但却无从反驳,因为江宁从一开始到现在,都在说孔子和儒家,而且都是有据可查的,只是将这些只言片语进行放大,根本找不到反击的地方,现在有把道家搬出来,他们对于道家根本没有研究,更无从反驳。
可朱曦的脸色,已经变了,这种变化,是肉眼可及的。
记住手机版网址:m.66kxs.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