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将军落泪_我真不是魔教少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七十章 将军落泪

第(2/3)页

一个样,想着去沙场送死,难怪母后那么早死,就是被你们父子俩给气死的。”

  老人难得一次的气急败坏道:“你……你这丫头怎么能这么说你母后呢?”

  女子故作摊手状,学着老人先前的动作,扁嘴道:“我这人从小到大就这样,有娘生没娘养,性子就是直了些,脾气就是暴了些,可这有什么办法呢?没办法啊,谁让我从小到大就没娘呢,何况就连算是半个娘的大姐也都……”

  女子的言语突然就戛然而止。

  不仅是她,就连坐在对面的布衣老人也都在女子说起自家大姐的时候,他的神情出现了片刻的恍惚。

  老人依稀记得,自己见那位女子最后一眼时,是她一袭白裙,静静而又安详地躺在棺材里。

  即便是死,可她的脸上神情还是如生前那般的恬静、美丽。

  在当时,老人甚至还能从她的脸上看出那么一丝微末的笑意,就好像她在临死前守护住了对自己来说极为重要的存在。

  老人知道女子用命保护住的存在其实是个人。

  那个人是她的儿子。

  更是他自己的外孙。

  没来由的,被迫回忆起悲伤往事的布衣老人,伸手拍了拍女子不知何时放在桌面上的纤手手背,他轻声道:“你放心,我待会儿就写一封信送到汉之那里,我尽量说服他返回京城。”

  女子点点头,没有说话。

  须臾,老人出声道:“这些年辛苦你了,有你在汉之的身边,即便我深居于此不再过问庙堂事,可我心里边还是放心的。你们两个的为人处事风格与各自的脾性大致相同,汉之这小子脾性随和,在大事方面总是犹豫不决,太过于计较得失,为此还总是常常感到怀疑自我。至于你这丫头,在为人处事方面不太讲人情,丝毫不与人留下一丁点的香火情,做事雷厉风行,在大事面前当断则断,利益得失你总会选择后补。这些年,你们两个各自互补,这才让大唐王朝没有这么快便走下坡路,实在我们李家之幸。”

  女子既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更没有接话,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

  少顷,老人微微抬头,面朝夜空,好似追思道:“玉婵啊,你可知道自己的封号来历?”

  正是王朝公主的宫裙女子,摇了摇头。

  老人作答道:“在你刚出生那会,钦天监的那些奇人方士便察觉到大唐王朝有十分之三的气运都移驾到了你的体内。

  你要知道,一个王朝的气运兴衰,多半是与民间的百姓息息相关。

  民心若定,王朝气运便定。

  若民昌,则王朝昌。

  这也正是为何,从古至今流传下来一句‘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原因。

  民,是一个王朝的根。

  若是连根都断了,那这王朝还有命可活?

  自然而然,历史上的所有王朝,几乎的气运都是在民间的百姓身上。可以说,民间的百姓平摊了一个王朝的所有气运。

  可你一个公主,能得到王朝的十分之三气运,也就是说你一个人便足以抵上原本三成已上的百姓。

  正因为如此,钦天监的方士才泄露了一丝天机。他们说你将来迟早有一天会一手操持这座王朝。

  我当初还以为你有可能会是继前唐那位女皇帝之后的第二位女皇。

  其实,我对你和汉之两人,谁能继承皇位,成为君临天下的一国之主,都无所谓。我觉得你们两个都可以胜任,只是一国只有一位君王,况且,我还怕你们两个手足相残。

  在史上记载,帝皇一家,手足相残的事还真不少。就拿先唐的那位女皇来说,她就曾亲口下令,杀死了自己许多名亲生的儿子。

  我给你取名太平,是希望你能平平安安,是希望你所在的国家能够百年太平。而后来追封的镇国二字,是希望你能在王朝最需要你的时候出面,说的好听点是守护好这个国家,说的难听点就是需要你来找回场子。”

  老人连绵不绝地说了很多。

  可女子却是一字不漏地全记下了。

  以她的聪明才智,其实早就猜测到了一些。不过她长这么大还真不知道大唐王朝有将近三成的气运在她的身上。

  “累了、累了,你就先回去吧。”这位曾经是大唐王朝普天之下万人之上的第一人,朝着宫裙女子挥了挥手,竟然开始赶人了。

  女子也不恼,朝老人施了一个万福,之后便离开了这片花圃。

  在女子走后,老人也离开了石亭。他走在花圃小径上,左拐右拐,来到了一间竹楼内,竹子里的一切都是竹子做的,是老人平时住宿休息的场所。

  进了竹楼,老人坐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66k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