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乱葬岗_我真不是魔教少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七十七章 乱葬岗

第(3/3)页

开城门的那一刻,就将他们砍成一滩肉泥。

  所以,他们在等,在等城破,在等大唐的铁骑踏破城门。

  可他们却是一直也想不明白,为什么大唐王朝的军队不攻城。

  可他们还是愿意等。

  一直到,他们听闻了皇宫里边的宫女被吃光了,听闻皇宫里的大内总管吃光了其麾下的所有内侍太监,还听闻他们的那位徐国君王已经下令开始征集民间百姓的肉和血,他们愿意用皇宫金库里的金银财宝甚至是他那条龙椅来买人。

  市井的百姓终于慌了神。

  他们开始反抗。

  开始起义。

  可最终都被守城的将士给平乱了。

  不仅如此,他们还都成为了这些守城将士以及那些个文武百官甚至是君王妃子们的“腹中餐”。

  一国之君,竟然主动开口买卖他的子民,甚至还有脸昧着良心地吃掉他的子民,这是何其荒唐的一件事?

  可偏偏就在这个毫无名声的小小徐国王朝中上演了。

  民以食为天。

  君王将相则以民为食。

  后世史官,更是将这位徐国的君王编入了史册,虽说没有过度的编造诽谤,可他的处事行径已经足够让他遗臭万年了。

  而且,后世各国市井坊间竟然对这件事有了一句脍炙人口的笑言,真个是:小小徐国骨气硬,啖子啖父没人性。

  当唐国的甲士跟随这位徐国城池之内,唯一一位幸存下来的男子,见过了堆积在皇宫金銮殿内的上千具森森白骨时,他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油然而生了一种恐惧。

  这种恐惧让他们心神犯怵。

  这种恐惧是来自精神深处的。

  金銮殿,上上下下,本该是金光闪闪之地,可却染满了血腥。

  血迹干涸后所呈现的暗红色,仿佛将金銮殿的地面铺上了一层暗红色的地毯。

  在唐国的甲士跨过门槛之后,便觉着地面除了潮湿之外,还有黏糊。

  地面的血迹并没有完全干涸。

  很难想象,这座宝相庄严的金銮殿内,在最血腥的一次,是一日之内连杀多少人。

  最后,这名唯一一位活下来,而且是最有可能杀掉徐国君王与妃子等人的男子,还是被杀了。

  而且,男子被杀这件事,除了进入金銮殿内的这些人,还有城外的那十几万人,所有人都将之视为了军中机密,每个人守口如瓶,只当是这个男子本就没有存在过。而且他们在杀死了这名男子,便退出了城池,而且装作这一切都没发生过一样,又在距离城池一千米开外的地方,干耗了半个月。

  后来,在他们上报给朝廷的奏章当中,只说是经过两个多月的耐心围困,徐国上下一干人等全都饿死。而且在此期间,徐国上演了一场人吃人的“盛宴”,以徐国的君主率先起意,后来守城将士谋反,杀死了他们的君王,并砍下了头颅。至于这些守城将士,已被他们斩杀。

  事后,大唐王朝千古一帝皇下旨,命人摧毁了这座城池。

  徐国,就此沦为一片废墟,甚至还就此从地图上消失。

  中原大地,再无徐国存在过的痕迹。

  尔后,徐国的城池废墟经过了百年的风吹雨打,早已不复原来的样子。

  再后来,有位姓李的文士,本是前朝的官员,后来官场失意,便辞官隐居。

  他领着一家老小十余口人,来到此处,建立起了一个不大的家庭,时过境迁,小小家庭开枝散叶,就有了后来的李家庄,再到后来,便有了如今的李家村。

  只是过了这么多年,没人知晓这位姓李的辞官文士,为何会在徐国的旧址附近“扎根”。更是无人知晓,他们李家村世世代代与徐国那些在“盛宴”中死去的骸骨成为了邻居,就不会心生害怕吗?

  乱葬岗。

  无人葬尸。

  却已埋尸十万。

  夜深了。

  雨开始逐渐大了。

  在停了一辆马车以及五匹马的乱葬岗附近,远远地传来了四道紧凑的马蹄声。

  马蹄声由快变慢,到最后完全静止。

  天地间,仅有阴雨的敲击声。

  该来的,还是来了。
记住手机版网址:m.66k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