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笑而不语_我真不是魔教少主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九十四章 笑而不语

第(3/3)页

体藏青色泽。

  孙骆涯从箱中捧起此甲,份量不重,只在斤许,捧在手中也感觉不到沉,即便穿在了身上,就跟大冬天在身上披了一件毛绒大氅一般。

  伸手一摸软甲表面,光滑如上等丝绸,看其质地也不像是铁质,伸手揉搓,只觉舒滑柔软,却不如布匹细薄,倒有几毫厘厚度。

  然而,最令孙骆涯在意的,还是软甲上所描绘的古怪图案。

  这些图案他曾见过。是当天卫衣将她那把铜口腰刀架在他的脖子上时,无意间瞥见的。这些图案在卫衣那柄刀上就有。

  宋仁骥见他盯着软甲上的纹路看了许久,这才走进几步,解释道:“你看的这些图案纹路,是道家的符文。一般羽士都会将符文以朱砂书写在黄纸上,也就是这些牛鼻子羽士常说的符箓了。”

  接着,他又补充道:“如果老夫没有看错的话,这件软甲是有道门符文加持的符甲,是件宝贝。”

  孙骆涯轻轻“嗯”了一声,头也没回,两眼死死注视着手中的道门符甲。这一幕看在宋仁骥的眼中,却是给这位宋老爷子气的不轻,“瞧瞧,瞧瞧你这两眼放光的死样,见着了宝贝就谁也不理,是不是还打算卸磨杀驴,让老夫我滚去睡觉啊?”

  孙骆涯回头对老者笑了笑,道:“这哪能啊,宋老前辈言重了,晚辈可没这么想。”

  宋仁骥也不吃他这一套,吹胡子瞪眼地冷哼一声。

  孙骆涯咧咧嘴,盯着手中符甲上的符文,询问道:“宋老前辈,这道门符文能否錾刻在刀剑上?”

  宋仁骥不可置否道:“这是自然。道门符文适用极为广泛。多见于道门羽士书写于黄纸上。不同的符文,所能蕴含的道家术法自然不同。有人为了镇邪避凶也有将符文以金砂书写于门窗,即便是门柱、房梁也不少见。据说武当山大明峰整座山峰都錾刻满了符文,并在刻痕上刷满了金砂。每半年都会有道童道子在师父师叔的带领下,走遍大明峰,在山上的每一处符文刻痕上重新涂抹金砂。”

  孙骆涯皱了皱眉,不解道:“他们这是做什么?”

  宋仁骥伸手指了指天花板,无奈道:“天晓得。”

  ——————

  武当山。

  一名四五岁的小道童背负竹笈,手里拄着一根小竹杖,跟在一名六十多岁的白发老人身后,缓缓爬山。

  他们时而走,时而停,断断续续,爬上速度很慢,并不快。

  这会儿,走在前边的老道人又停下了。

  老道人停下,走在后边的小道童也就自然而然地停下了。

  小道童双手握着竹杖,拄在山地上,弯下腰开始休息。

  片刻之后,等到他刚刚喘好气,准备与前面的师父说上一声。可还没等他开口呢,那位最先站定休息的老道人已经迈起脚步,顺着山道向上走去。

  小道童颇感奇怪,于是他在跟上老道人身形的同时,还出声问道:“师父,为什么我每次想休息的时候,你也刚巧休息。我每次休息好了的时候,你也刚巧休息好了呢?”

  如果一次是巧合,那几百米山路走来,停顿不下数十次,这数十次都是巧合吗?

  小道童可不信这个。

  老道人没有停下脚步,也没有语重心长地解释,只是抬起头笑了笑,道:“青书啊,你抬头瞧瞧,那座山像什么?”

  本名牟青书的小道童,依言抬起了他那颗小脑袋瓜,看向山道的尽头。

  山道逶迤向上,最高处是一座积雪消融的山峰。

  山峰连绵,又分三座山头。

  左右两边的山头如青笋高耸,中间的那座山头比两边的要高出三十丈左右,宽约十五丈,遥遥看去,中间那座山头倒像是一尊石像,而两边稍矮些的山头,却像是石像屁股下的座椅。

  小道童伸出一手挠了挠他的小脑袋,含糊说道:“师父啊,我看那座山峰像是金顶观中的真武大帝像。”

  须臾,小道童又挠了挠脑袋,懊恼道:“师父啊,咱们该不会是要就这么爬上那座大明峰吧?”

  老道人轻轻点头。

  小道童唉声道:“那……那咱们岂不是年夜饭都赶不回去吃了啊。”

  老道人笑而不语。
记住手机版网址:m.66k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