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九章 颠覆传统的顶级货色_古董商的寻宝之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百七十九章 颠覆传统的顶级货色

第(2/3)页

里还几乎没人用手纸,当然皇家、贵族、官员、钱多得没地方去的富贾啥的可能有例外。

  为啥?

  不是因为穷、用不起,而是因为纸那是用来写字,抄写、印制圣贤书的,你拿去擦屁股?

  当心被口水淹死!

  蒙古大军来了,用弯刀和弓箭的人可不和你讲什么圣贤道理,这纸拿来擦屁股正好。

  然后,从元代开始,华夏人才慢慢告别了竹木片子。

  难道是元朝蒙古统治阶级看观赏瓷器不爽,一定要把盘子的江湖地位抬到最高?

  张楠也好奇了,问道:“农馆长怎么判断的?”

  “质量。”

  说着,陈江华把手里的瓷片递给张楠——这位也不讲究次不过手,他不是商人,是研究员。

  “你看着这片瓷盘的胎质非常紧密的,从断面看,可以说精比明清官窑!”

  刚才张楠也看过断面,非常厚,都能有个一公分,但就算这么厚实,还是非常细腻,根本没有气泡和裂缝。

  这边陈江华说着,又弯下腰,小心翼翼的抱起一只巨大的青地白花凤凰穿花纹菱口盘。倒过来放在真皮沙发上。

  “根据目前的研究,这元代至正型青花从种类上看,可以大致分大罐、梅瓶一类的大形瓶、大盘和日用小器。

  老师分析,大罐大瓶不是酒器,就是伊斯-兰世界的储藏器,这从一些14世纪保存下来的中东壁画上能得到印证。

  老师认为当初在烧制和实用时,这两类用品胎质粗松一点没有关系,所以现在发现的大罐大瓶的底部露胎的地方,都能看到胎内有很多孔洞。

  当初老师跑过几家藏有元青花的博物馆,上过手,这才有了这个发现。”

  一到这,张楠道:“你这么一说还真是,我老家里有个至正型的元青花尉迟恭单骑救主图罐,底部瓷胎倒还真没明清官窑那么密实。”

  横-县弄来的大罐子,这会也不用藏着掖着了,随便编个理由都能公开,就算说是当初在桂省出差的时候,从街边花5块钱买的也行。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66k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