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三章 又要做人情_古董商的寻宝之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百一十三章 又要做人情

第(2/3)页

“……从60年代开始,东西应该一直就在那人家里。

  我们的专家在和对方闲聊时,对方是提到过有名日本人和他谈过这件器物,开出过10万左右的价码。”

  难道是自己记错了?

  “有可能。”

  张楠这会才想起来,这件罍在92或者93年被华夏藏家在日本看到过一次,但之前不好说,或许这回是自己记错了。

  从小鬼子手里抢生意,还是拿回自家的宝贝,爽!

  不过真有点佩服小鬼子对它们本国流落岛外文物的态度,价格太高绝不炒高买回,不管买家是哪国的。

  历史文物是重要,但文化、历史的流传最重要的是人,而不是老古董的器!

  天价买回本国文物,都要呼吁自家人之间不要恶炒,还对拍卖公司低声下气,这不是值不值的问题,而是脑子缺钙!

  没皮没脸!

  买得起就买,感觉太贵就算,爱谁谁买,更不用说去祈求人家价格别太贵。

  说到最后它也就是个死东西,都知道是个什么玩意了,一定要死活弄回来才行?

  连脸皮都不要了也无所谓?

  这是爱国?

  卧槽!

  脑残!

  好吧,比那几个皇家大水龙头是要重要的多,但一家国有的博物馆,为了件文物能写出那样一封信,也够不要脸皮的!

  给所有华夏人丢脸!

  ……

  人家不要脸皮,张楠是各种手段都来,光明正大的、下三滥的都用。

  现在听完亨利的话,也有问题来了:1924年80万美元,洛克菲勒因为没法满足他可能存在的完美主义,或者是因为其它原因将这件罍转让他人。

  什么价格?

  如今50万吃进,就算之前转了几道手,也没多大可能来个越卖越便宜的。

  就算20年代时华夏青铜器价格爆高,物主也不会这样来个真正的清仓跳楼价处理。

  “或许那人根本就不知道它曾经属于洛克菲勒?”

  有这个可能。

  当初洛克菲勒有可能把它送人了也不一定,之后恐怖的经济危机似乎很快来袭,后来的物主贱卖?

  自杀?

  拍卖?

  不识货被旁人拿走?……

  “……嗯,有可能就是这样。”

  张楠几个人自动脑补,这物件本身绝对没有问题,不是赝品,那只能是万事皆有可能。

  “残器不值钱”,大概美国人也是有这个理念,加上如今的50万美元也不是小数目,原本的物主将罍卖掉也似乎变得正常。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66k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