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喀什大巴扎(第四更)_古董商的寻宝之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五章 喀什大巴扎(第四更)

第(2/3)页

每天都在营业,但只有在星期天才最能让人感受到巴扎的热闹劲和空前的规模。

  说实话,87年的喀什给张楠的感觉还非常落后,还有种完全不同的异域风情:看到土路上骑着小毛驴经过的老人,就想到小外甥爱看的那部《阿凡提》!

  也许那名骑毛驴的老者真叫阿凡提也不一定。

  喀什城区虽然看着不咋样,但到了喀什市东门的大巴扎,那景象!

  怎一个壮观热闹了得!

  就算曾经见识过大巴扎的热闹,张楠还是被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吸引住了。

  邱团长不是一个人陪着张楠等人,还有五六位老兵一同来——这些老兵们据说今年年底就要复员,这次难得遇上大巴扎,都打算买点稀罕东西回去,将来想再来一趟的机会就不多了。

  而且穿着军装的人多,在这么热闹的地方也安全。

  不过那位童参谋今天没来:一早就被邱团长派去联系喀什当地的相关部门,希望能批发些和田玉籽料。

  这会的维族同胞挺好的,热情,对着张楠这群人也在吆喝自己的货物。

  货物丰富,和东南沿海市场上的东西天差地别,令人眼花缭乱!

  其实大伙都不是第一次来,连关兴权都说他以前来过这里一次。至于他一个蓉城军区的特种兵到喀什来干嘛,没说!

  老张老王他们当然也来过,只不过那是在70年代。

  “买点什么带回去?”

  关兴权看张楠兴致很高,就四口问了问。

  “羊毛毯和手工艺品,到时候让老楼他们顺道拉回去。”

  西疆地毯是西疆少数民族,尤其是维吾尔族人民的一种的传统文化象征,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精巧的工

  不带这个带什么?

  维吾尔族的地毯是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手工艺品,集绘画、编织、刺绣、印染等手工技艺于一体。或悬挂于厅堂之壁,或展铺于室内走廊:毯面光泽平滑,毯板挺实柔和,美观大方,经久耐用!

  如今的地毯几乎全都是全手工制品,一块不大的毯子就会花上一位织毯工几个月时间!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66k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