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50章 年轻不拼,等老再拼?
第(2/3)页
似乎没以前没分家时勤快了。
除了上工挣工分,家里大小事务都扔给同样上工的李芳,连柴火都懒得去弄。
没分家时想当家,分了家成了一家之主,却好像有些迷茫。
这让宋阳有些失望。但他明白,亲兄弟之间,有些话不能说得太直白,点到为止就行。
他希望宋军能振作起来,别成了扶不起的阿斗。
这话在宋建国听来,却像是在说自己,于是狠狠瞪了宋阳一眼:“我怎么觉得你小子是在说我……我又没不让你拼,只是让你适当点,别把自己累垮了。”
“爸,您怎么会觉得我在说您呢,我是说我自己。您看,以前一直指望你们,可你们会变老。现在我结了婚,明年有了孩子,上有老下有小,肯定得现在多努力,不然以后日子不好过,这是实话。”
宋阳把话挑得更明白,顺便问宋军:“大哥,你说是不是?尤其是你,现在有云兰云梅,我看你还打算再生吧,以后负担更重,可不能懒,既然当家做主了,就得想法子撑起这个家。”
宋军听完,脸上一阵发烫,还是微微点了点头。
“对了,我给你找了份工作,爸妈跟你说过了吗?”宋阳接着问。
宋军愣了一下:“说过了,去公社新建的茶厂上班……老幺,我能行吗?”
“还没去做,你怎么知道不行?这可是托公社书记帮忙找的,好多人想去都没机会。”
“等通知来了就去,好好跟师傅学,要能吃苦耐劳,敬重师傅,手脚勤快些,别害怕。我就一个要求,想办法学会制茶工艺,有了这手艺,我保证你以后吃喝不愁。”
没错,制茶工艺才是关键,从一开始,宋阳让宋军搬到青山沟,就打着建茶园的主意。
把青山沟那大片地方好好打理出来,种上茶树,再掌握制茶工艺,以现在对茶叶的需求,日子肯定能过好。而且,茶园里还能种些药材,有其他产出。
宋阳认真叮嘱道:“这一次,你一定要管好自己的嘴,别什么都往外说,学制茶工艺这事儿,只有我们一家人知道……”随后,他又小声说:“分田到户,快了!”
宋建国去年还心存疑虑,当了一年生产队长后,和上面的人接触多了,已经完全相信分田到户有可能实现。
事实上,公社召集各生产队队长开会时,就提过这事儿。
而且,蜀地的九龙坡村,早在1976年就有人秘密进行分田包干了。
1978年,京城开会提出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支持农民采取包产到组的形式经营土地。就在今年,对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的形式予以肯定。
包产到户和包干到户是有区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66kxs.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