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39章,伊洛瓦底江
第(2/3)页
十九千米,即达古都蒲甘。
这座举世闻名的“万塔之城”是“东方文化宝库”之一。
盛极之时,这方圆几千米的城市,到处佛塔耸立。蒲甘佛塔是缅甸建筑艺术的精华,风格独特。
伊洛瓦底江下游的勃生,是缅甸的第二大港,
伊江下游,有运河与仰光河相接。
龙文章好像有些明白了:“团座,您的意思是,接下来我们顺江而下,一路打到仰光?”
这家伙还真能猜,关键是猜对了。
陈浩说:“没错,这是我计划的一条进攻线路,要知道江河运输可比陆路运输容易的多,如此方能保证军队的后勤补给。”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无论古今中外,打仗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后勤。
所谓后勤自然就是前线所使用的一切物资,例如弹药、装备、吃喝、生活用品、药瓶、修理部件等一切重要物资。
要知道位于前线打仗的士兵们,不可能一名士兵背着上万发子弹、一组炮兵带着几万发炮弹、一辆坦克背着所有自身需要的替换零件。
位于前方打仗的一线士兵,基本上只会携带几天的物资量。
不仅是弹药,基本上吃喝用度,药品物资都是如此。
可一旦携带的物资用完了,位于后方囤积的物资能否补充一线部队,就成了考验后勤力量的关键。
最典型的战例就是朝鲜战争以及越南战争。
志愿军方面明明有大量的物资囤积在东北,但就是由于运输问题,
位于前线的志愿军战士只能一口炒面一口雪,穿着单衣在缺少弹药药品的情况下与敌人作战。
相反越南战争,美军明明是被越南军队包围着在打仗,可是战争的态势却像极了美军保卫越军,
不仅如此,美国士兵的吃喝以及日常用品,药品都能够得到保障,甚至连奢侈品香烟巧克力都能够供应。
所以说为什么战争拼的是后勤能力,因为后勤能力才是决定这场战争胜败的关键。
回到眼下,川军团火力是十分强大,压的日军喘不过气来。
但是知道一天要消耗多少武器弹药吗?
是同等数量日军的十倍,上百辆满载二十吨的大卡车,得不停的在公路上运转,才能将仓库里的物资运到前线。
如果用船,只需要两艘千吨的内河船,就能顶得上一百辆卡车的运载量。
船运>铁路>公路,是经过事实检验的。
当然首要条件是要有一条江河,伊洛瓦底江恰恰十分匹配。
其次是船,上哪儿弄那么多运输船?
在曼德勒最后顽抗的日军投降后,陈浩的第二阶段任务完成,这次的奖励比上次更加丰厚。
【中型传送门:高六十米,宽三十米】
【固定在某一地点,开启联通两个世界,每七天可开放二十四小时】
任务的奖励让陈浩想到了,曾经把李云龙和突击队召回来的经历。
要把东西用好了,获得最大的利益。
陈浩苦思了一夜,决定将其架设在伊洛瓦底江上。
比起架设在陆地上用卡车运输物资进来,用内河船载量更大,成本更低廉。
千吨级的内河船,长度在30-50米,宽度在8-12米左右,完全符合通过门槛。
甚至几千吨,上万吨的海船也能通过。
不过由于内河河道水浅,几千吨上万吨的海船非得搁浅了不成。
假设现在控制了仰光,将其架设在大海上无疑是更划算,但现在没有那个条件,他也不能因噎废食捏在手里。
陈浩告诉龙文章要通过内河船来运输大量物资,打消了他的疑虑。
没有选择在曼德勒,是为了避免人多眼杂泄露情报。
曾经是双方作战战场的瑞波平原,在陈浩心中成了首选之地。
货船停靠装卸物资,需要建设一两个码头。
还有大量物资卸船后停放,又需要搭建许多仓库。
当然最关键还是围绕划下的区域,设立成军事禁区,拉起铁丝网、构筑地雷区、设置警戒岗哨。
陈浩极为严肃的认真叮嘱道:“军火物资是咱们川军团的命根子,绝不能让敌人有搞破坏的可能,给老子盯死了!”
龙文章知道啥时候该正经,他立刻保证:“是团座,我让人五步一岗十步一哨,不会让任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66kxs.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