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战争是交易_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61章,战争是交易

第(3/3)页

再向西推进,与德军会师中东。

  因为占领仰光后日军就声言过将与德军在中东会师,而这时德军隆美尔军团已从利比亚攻入埃及。

  这样,整个二战的形势极有可能就不是现有史书所记载的情况了。

  所以,必须不惜代价阻敌于惠通桥西岸。

  这是改变历史的一场战斗。

  而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炸毁惠通桥成为阻敌于怒江西岸的最佳选择。

  “要早知道会异军突起出现这样一个人物,牵制日军十五军大部分兵力,守住惠通桥是更好的选择,现在我们想反攻不是那么容易啊!”

  罗卓英站在地图面前认真观察了片刻,不禁感慨道。

  当时三十六师已经赶到了怒江东岸,后续还有源源不断的部队。

  一座桥制衡了双方的攻防规模,仅仅面对一个第五十五师团还是有希望的。

  戴按澜那时还在撤退的路上,怎么守卫惠通桥,跟他没关系。

  但只要看过地图,他就不得不承认,炸掉了桥日军确实难以踏足怒江东岸,他们想要打回怒江西岸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江水湍流,加上日军在西岸构筑防守工事,反攻部队抢滩登陆要被扒层皮。

  云南多山,道路险峻,防守一方只需依托地形,便可以成为一块难以下嘴的硬骨头,进攻部队得大出血不可。

  隔着怒江补给运输困难加倍,日军的飞机只需稍加袭击,还得被扒一层皮。

  三层因素下来,西岸日军虽仅有两万多人,却足以轻松阻挡十万大军进攻。

  正常来说,反攻怕是遥遥无期。

  事实正如戴按澜的判断,在四四年日军日落西山之时,远征军发起了强渡怒江战役。

  一共投入了两万多人,伤亡七千七,其中四千人牺牲,牺牲人数超过了负伤人数。

  毙敌1250人,敌我伤亡比例是1:6

  后面反攻腾冲的战斗更加血腥,伤亡数字更大,还是建立在远征军得到大批的美械装备。

  火力大大加强的同时,还有美国空军配合,拥有绝对的优势。

  “这次我们怕是帮不了多少。”戴按澜眉头紧锁说。

  杜律明无所谓的说:“我们仰装发起反攻,牵制日军部分兵力不敢动弹,就可以视作完成了承诺。

  如果他们愿意给的多些,我们还可以联络美国人派出飞机轰炸一下子。”

  在杜律明看来这就是一笔生意,得到军火付出劳动。

  谁都不欠谁的。

  罗卓英颇为认同:“说的是,他们愿意出多少,咱们干多少。这场仗是他们主动挑起来的,胃口太大最后撑死自己,那也怪不了别人。”

  受过恩惠的戴按澜对川军团颇有好感。

  他将赶走日寇视为毕生的志向,不管谁打日本人,他都愿意提供帮助。

  对于两位上官的话,戴按澜心中很不认可。

  中间趁机抽身,戴按澜派出亲信去给川军团发报。

  不仅将无力提供太多帮助的实际情况如实告知,还劝说陈浩三思而后行。

  可是有一整套计划的陈浩,哪里会听他的劝说。

  再次发来电报同意赠送一批武器弹药,换取怒江东岸远征军对日军的牵制。

  至于美国人的空军增援,就大可不必了。

  收到电报的戴按澜,思索许久后,再次发出电报,将五十五师团在腾冲一带的情报,兵力部署全部告知。

  这是他唯一能够提供帮助的了。

  与此同时,在得知武器会后续通过美国人的运输机运来,由美国人担保交易,罗桌英率先履行了交易。

  部署在怒江东岸的三十六师,收集渡船做出一副渡江返攻的架势。

  以此虚张声势,赢得西岸日军的重视,加紧调集兵力防守。

  虽然日军并不认为刚刚被重创的远征军,还有能力组织起来反攻,重新夺回腾冲。

  就在密切关注动态的戴按澜,认为三十六师的作为有意义时,从曼德勒传来的消息差点让他破防。

  川军团不仅大张旗鼓的派军北上,还召开记者会邀请各国记者随军采访。

  他们是生怕日军不知道啊!

  这又唱的是哪出?
记住手机版网址:m.66k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