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友好交流_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11章,友好交流

第(2/3)页

思。

  关键是送给礼物的人值得。

  要是这个人是唐基,虞啸卿父亲那样的人,陈浩就是砸了也不可能送给他们。

  可他是戴按澜啊!

  他矢志救国,视国家和民族利益高于一切,浴血天涯,救民族于危亡,解百姓于苦难。

  戴按澜曾说过,“祖国的存亡,完全操之于我们自己”,“兴亡是我们应负的责任”。

  原名戴炳阳,亲历侵略者的残暴和恶行,他对日寇有着刻骨之恨。

  将名字改为“安澜”,立志要在乱世中力挽狂澜,报效国家。

  为报国仇,他以名明志,为四个孩子取名:覆东、靖东、藩篱、澄东,都与国难和抗日有关,寄予着他决心打败日军、赶走日寇、重建家园的决心和愿望。

  对自己的发妻,戴按澜不离不弃。

  后来他的子女曾说,母亲是不识字的农村妇女,很早便和父亲定了亲。父亲从小学习成绩突出,后来考取黄埔军校。

  入学后,他便把母亲接到广州。

  母亲本没名字,缠着小脚,父亲开始给她取名王荷心,他说荷花的心是很苦的,但出淤泥而不染。

  父亲耐心地教母亲认字,后来又给她改名荷馨,意为散发着荷花的馨香。

  对于旧社会的官僚来说,人生三喜:升官发财死老婆。

  戴按澜黄埔三期毕业,从排长一路干到旅长,三十五岁因为军功升少将,可仍然是一颗报国心,守着糟糠之妻。

  以小见大,如此人物可称道德模范,谦谦君子。

  绝大多数人都做不到如君子般高尚的品德,人们仰慕这样的人,愿意同这样的人交朋友。

  交个朋友陈浩送这样一份礼物,他心甘情愿。

  此后陈浩陪同戴按澜观摩了,轻重机枪的射击训练,还展示了火箭筒和火箭炮等武器,狠狠秀了一把肌肉,收获了许多惊叹声。

  在充满冷气的木屋里坐下,喝着冰镇的气泡饮料水。

  正式的谈判开始了。

  陈浩的目的很实在,他要人,大量可以立即上战场,对付日寇的军人。

  还需要一些有文化知识的青年,只需要经过一定的训练,能快速的掌握高科技设备的使用,提高整体的作战实力。

  只要能够达到他的目的,不管是自动步枪还是火箭炮,粮食药品还是美元黄金,什么都可以拿来交易。

  这些事情,陈浩飞过去找到第二百师的时候,就曾经许诺下了。

  可是当戴按澜一开口,还是出乎了他的意料。

  “我看得出来,你们拥有十分先进的武器装备,只是缺少人手来使用。只要你承诺是为了打击日寇,你要多少人,我给你多少人。”

  听闻此言,坐在他两侧身后的三名军官都大为失色。

  这是多么好的要价机会,送上门的肥羊,随便要点什么先进的武器装备,都能赚大发。

  如果给他们,肯定是不可能放过的。

  只是一细想,如此才是一心为国抗击日寇的戴将军。

  戴按澜眼神十分坚定,同古会战外界宣传虽败犹荣,可在他看来胜就是胜了败就是败了。

  重要的同古城失守,全军后撤上百公里。

  离把日军赶下海的目标,增加了上百公里。

  此后曼德勒会战,由于中英、中美间的矛盾,指挥上的混乱,局势更为险恶。

  异国作战,远征军粮食、弹药有限,没有向导,没有缅甸地图和盟军配合,久战不利,又只能向后撤。

  这一撤退,就要撤回国了。

  在撤退的路上病死饿死,跟不上队伍失踪的士兵,比在战场上牺牲的还多一倍。

  戴按澜每天得到部下统计的数字都心如绞痛。

  远征军第一次出国作战,便败得一塌糊涂,他心有不甘。

  如果有人能打回去,打出远征军的威风来,把日军从缅甸赶走,戴按澜觉得他无论付出什么都行。

  搞清楚了戴按澜的态度想法,陈浩内心惭愧不已。

  他干雇佣兵,军火贩子和后来的正当商人,把做任何事都看成了一场交易。

  做任何决定都要放在心里掂量掂量,需要付出什么东西,又能得到什么东西,还能赚多少。

  像那种不假思索,一心为国家和民族,不惜付出任何代价。

  换做陈浩无论如何是做不来的,他已经被铜臭味腌透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66k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