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意在辽东_三国第一保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42章 意在辽东

第(3/3)页

过来,正愁没有借口呢,他若不去,朝廷就会以他不奉召为由兴兵讨伐!

  公孙度很清楚自己并不是十分忠于朝廷的,否则的话,他也不会自称辽东侯、平州牧了。自己给自己封官封爵,这已经是逾制,是大不敬,朝廷若是没有能力自然不会找事,可朝廷若是有能力,那就必定会追究到底,官职和爵位是朝廷才能封的,若是臣子能够自己给自己封官封爵,那还要朝廷做甚?

  公孙度的心情是很矛盾的,即便朝廷派来宣诏的使者还没有到来,他已经知道了摄政王诏令的内容,但他去已经感觉到形势很紧迫了,辽东平静的局面即将打破,他必须要在诏令抵达之后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做出决定,因为朝廷不会给他太多的时间考虑和权衡。

  这时公孙恭站出来愤愤不平道:“我就不明白了,朝廷放着那么多诸侯不打,为何找我们辽东的麻烦?你们看江东孙策、荆州刘表、徐州吕布和刘备,还有兖州的曹操、冀州的袁绍和幽州的公孙瓒,他们哪一个不是参加过讨伐董卓、哪一个不是不把朝廷放在眼里的?朝廷为何不去找他们的麻烦?为何不去打他们,干嘛要千里迢迢来打我辽东?”

  公孙度也是很疑惑,问管宁:“先生,本侯也是不解,你说这摄政王到底是怎么想的?”

  管宁思索一下拱手道:“在下以为这可能跟摄政王的治国方略有关,还有一点,那就是恰逢其会!先说恰逢其会,张辽数万铁骑刚刚灭掉了乌丸,正是兵锋正盛的时候,恰好张辽大军又在辽东不远的地方,此时若是班师回朝,日后再来处理辽东之事又要出兵,太过麻烦,索性一次性解决!”

  “再说摄政王的治国方略吧,根据我们辽东这边得到的消息,摄政王自从主政开始,先是亲自统兵出征西羌,彻底平定西羌之乱,解决了这个祸害大汉一百多年的问题;第二步,摄政王在率军平定西羌之后并未返回长安,而是率军由凉州出发一路沿着丝绸之路的古道西行,在西域三十六国绕了一大圈,打败和收服了不服大汉统治的西域诸国,重新恢复和稳定了大汉在西域的宗主国权威,让诸国俯首称臣,打通了丝绸之路。摄政王通过这两场战争,不但让朝廷有了一个稳定发展的大后方,还让大汉与西域加强了商贸、军事、文化的往来,大大提升了国力!”

  “接下来,摄政王派张辽统兵讨伐汉中张鲁,以强大的兵威威胁巴蜀西川,再以子嗣之安慰威胁刘焉,让益州牧刘焉不得不举手投降,回到长安当起了一个闲散的老头子,西南的问题解决了!”

  “紧接着,摄政王又把目光对准了北方的鲜卑人,北匈奴西迁之后,漠北大草原被鲜卑人占据,对汉庭的威胁越来越大,摄政王出兵五万,携十几万匹战马征讨漠南漠北鲜卑人,一举解决了鲜卑诸部!”

  “侯爷您看见,除了关东诸侯之外,朝廷还有其他敌人吗?朝廷现在可以全心全意的对付关东诸侯,谁最容易对付,朝廷就先对付谁,若说朝廷打乌丸,还不如说朝廷打乌丸的目的其实是想打辽东,乌丸只不过是拦路绊脚石,现在拦路绊脚石被踩碎了,自然轮到辽东了!”

  “在下敢断言,接下来朝廷肯定会坐看袁绍与公孙瓒之间的胜负,谁胜,朝廷就会打谁!在下推测朝廷的意图是先平定北方,然后再着手南方,朝廷肯定不会允许有谁既占据冀州又占据幽州,这两地人口和地盘太多太大,一旦被同一方势力掌握,对朝廷的威胁太大!”

  “至于兖州的曹操、徐州的刘备和吕布,这般人现在为了争夺地盘打得你为我活,朝廷才懒得管他们,让他们拼个两败俱伤才是朝廷愿意看到的!”

  公孙度听了管宁的分析,心里哇凉哇凉的,叹道:“看来咱这次是去京城是去定了!”

  王烈笑道:“侯爷,在下觉得侯爷去京城未必是坏事,说不定还是一件好事!”

  公孙度诧异道:“先生为何这么说?”

  “在下觉得朝廷可能会把侯爷树立成一个典型,一个甘心情愿交出地盘和军队的地方诸侯在长安升官发财的典型。朝廷不会吝啬官位,只要在朝廷之内,只要在长安城内,即便再高的官位和爵位,朝廷也舍得给,因为这便于朝廷控制,但是一个边远地区的小诸侯就不太容易控制了!侯爷在拜见摄政王的时候若是能够表现出谦卑的姿态,在下以为这对侯爷的将来是有好处的!”
记住手机版网址:m.66k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