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秦法名存实亡_帝秦霸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8章 秦法名存实亡

第(3/3)页

雄于世。不弃法,暴秦之名满天下,山东士子不入秦。

  连续不断地横征暴敛,天下人对大秦帝国的恨意,胡亥是不怀疑的。

  若不是关中老秦人与大秦帝国一脉相承,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恐怕老秦人也不会支持自己。

  然则,暴秦之名深入人心。想要改变,短时间可为。甚至于大秦帝国一世,二世不可为之。

  ……

  自古以来,人们对治理国家提出了千百种主张。

  形成传统共识的便有王道治国、道家治国、儒家治国、墨家治国、法家治国几种主流。

  其中的王道治国是经过两千多年历史延续的成规定制,其最为成功的例子便是西周礼制。

  这种王道礼制,的确曾经使天下康宁一片兴盛。但是这是一个乱世,经历了战国大争之世的后战国时代。

  王道礼制虽然受到儒家士子的推崇与礼赞,但是并不适合当下。

  这是一个铁与火交织,为人命来填堵|欲|望的乱世。王道礼制不适合大秦,也不适合这个时代。

  并且道家无为,讲究无为而治,一句治大国如烹小鲜闻名于世。以道治国,可以积累国力,休养生息。

  胡亥清楚另外一种,便是大秦帝国持之以恒的根本——以法治国,以霸道开路。

  ……

  不管是前一次在尉缭面前,如何侃侃而谈王道,霸道,帝道。但是胡亥从来没有像此刻一样,真正意义上去思考这个问题。

  ……

  胡亥清楚,不论是霸道的法家治国,还是道家无为治国,甚至于儒家王道治国,都曾经兴盛了一个时代。

  秦以法强,逐有了兵吞天下的大秦帝国。文帝景帝无为而治,开辟了文景之治的盛世,为汉武一朝打下基础。

  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更是创造了汉武一朝的辉煌。

  经过西巡陇西一带,让胡亥对大秦帝国内部危机有了更深的体会。

  由于始皇后期与二世前期,随意更改法令,这让商鞅徒木立信建立的朝廷威信荡然无存。

  ……
记住手机版网址:m.66k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