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书房中三公九卿议!_帝秦霸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6章 书房中三公九卿议!

第(2/3)页

骤然交朝会,会引起大秦朝野上下的不安。

  再加上,朝会之上,大臣易于受人诱导启发,更有许多臣工量势附和,反而不容易将事情利害说透。

  毕竟大秦朝廷之中,大多为白发后生,真正能够有决定能力的只有三公九卿。故而,胡亥只能密谈。

  更深一点,胡亥还有一个心思,就是想留下凭证,测试谁在这迷茫难决的歧路口,有更深透的眼光,谁可作为秦国未来的真正栋梁。

  作为大秦帝国二世皇帝,胡亥对于当下局势早有了一个更深的认识。

  书房之中,胡亥忐忑不安。兹事体大,大,关乎他毕生功业能否登峰造极,实在令他不能闲适以对。

  ……

  “臣等拜见陛下!”左相子婴,廷尉张苍等人匆匆走进。

  “嗯。”微微点头,胡亥一摆手:“诸卿,请先入座——!”

  “是!”众臣称是,进而入座。

  胡亥眼底掠过一抹精光:“诸卿,国尉上书:一年内攻取三川河东,三年内吞灭中原,五年灭辽东与楚,十年内廓平四海。”

  “对于此,诸卿有何说法?”

  胡亥的不安没有持续到下去,左相子婴轰然深深一躬,道:“东出函谷关乃大秦帝国根本长策,此策绝不能动摇!”

  “国尉所议,势在必行,臣以为无须自疑多议。”

  说到这里,子婴慷慨激昂:“臣尚在盛年,思及昔日国耻,每每热血沸腾,愿自领一军,东出函谷关与山东列国角逐,重铸我大秦帝国!”

  左相子婴的话很短,主张也很明确。声音之大,响彻整个书房。

  胡亥听罢,一时间觉得有些不得要领。默然良久,不禁叹息了一声。

  左相子婴乃嬴氏皇族众人,也颇具政事头脑。若非他的坚实支持,胡亥也不可能在皇城胡杨林畔斩杀赵高,进而一举荡平咸阳朝廷。

  包括自己南下武关峣关、平定叛乱、相王函谷关之外、在关中之地站稳根基。如果没有子婴的鼎力支持,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66k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