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东出,乃军民所求!_帝秦霸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68章 东出,乃军民所求!

第(1/3)页

  “陛下此来为东出?”尉缭从军吏手中接过茶盅。

  “嗯。”胡亥点头:“国尉上书东出之策,令朕夜不能寐,辗转反侧!”

  尉缭搁下茶盅,肃然长叹,道:“陛下,大秦帝国此际的实力,你我皆心知肚明。”

  “守成尚且不足,更别说东出。臣当初之所以上书东出之策,是因为大秦帝国朝野上下需要。”

  “民需要陛下东出,彰显老秦风范,让老秦人重新树立大国气象。军需要陛下东出之策,重铸大秦虎狼之师的铁血雄心。”

  说到这里,尉缭沉吟片刻,道:“如此之时,不是我等想要东出,而是大秦帝国朝野上下,万众一心想要东出。”

  “呼……”

  长长的吐了一口气,胡亥一时间愣怔:“国尉,若是全面东出,就要冒以一敌众的风险。”

  “如果没有二十万大军,就当稳妥采取守势,待实力具备时再鱼跃而出。”

  ……

  尉缭出身兵家,师承鬼谷子一脉。其独善兵法,自身更是亲自制定了始皇帝统一六国的战略。

  其才,其智,其谋,皆属当世第一!

  从再一次踏足咸阳,尉缭便开始了对大秦帝国军争大略的深究谋划。

  对于天下大势了然于胸,对于大秦帝国处境更是心知肚明。基于此,尉缭要谋求的,是一条扎实可行的用兵之路。

  尉缭于鬼谷之中,熟读《孙子兵法》,《司马穰苴兵法》,《吴起兵法》等先贤用兵之得,从而有了一套用兵理论。

  写出《尉缭子》的尉缭,一身所学皆已大成。正是如此,他才会向胡亥上书东出之策。

  尉缭的谋兵思路深受《司马穰苴兵法》的影响,最大特点是据势论兵,而不是以兵论兵。

  从少年时代浸淫于各种名家兵法,心无旁骛,思考用兵之路从来与人不同。

  这不是尉缭第一次担当大任,也不是第一次从一个国家的角度寻求用兵出路。自然对兵事之外的整体形势甚为关注。

  在上书胡亥之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66k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