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零二章 双翼市场
第(2/3)页
错,的里雅斯特在奥匈帝国,都是排在前列的大城市,而所谓的三马林达只不过是东非一块殖民地的城市。”
“三马林达应该没有的里雅斯特规模大,不过他的体量还是出乎了我的意料,这对我们算是一件好事,我之前还担心这里是一块鸟不拉屎的地方呢!”
其实,从城市规模上来说,三马林达和的里雅斯特不相伯仲,二者的人口规模都在三十万左右,当然,的里雅斯特的实际人口应该更多,作为奥匈帝国最大的港口城市,的里雅斯特的人员往来十分频繁。
而三马林达的人口差不多就都在这里了,所以更准确的说,两座城市的常住人口相当,但是的里雅斯特不仅仅只有常住人口。
即便如此,三马林达的城市人口规模,也正如帕霍尔所言,有些夸张了。
至于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则是东非殖民地的特殊性,东加里曼丹的城市发展路径,更类似于南美模式,人口主要集中在城镇。
这是一种超前的城镇化,在欧亚大陆上,城镇化的过程是逐步发展的,原本的人口集中在乡村,进入工业化时代以后,才开始逐步流入城镇。
而东加里曼丹成为殖民地时,移民就集中在沿海城镇里,再逐步向内陆,还有乡村扩散,和欧亚大陆相反。
东非本土情况又有不同,当年,东非首先发展农业,所以通过行政手段,强行将大部分移民发配到东非各地,一直到20世纪以后,才开始加速城市的发展。
经过这么一折腾,东非本土反而类似于欧亚大陆,并且在孕育了独特的乡土文化,一直到现在,东非还有近半的人口居住在乡村。
美国也经历过这样的过程,但是没有东非本土当初实施的彻底。
而南美就是美国和东非的反面案例,过去一段时间,南美的大部分移民都生活在城市,城镇化水平甚至超过东非和美国,但是这种城镇化,显然缺乏支撑,除了首都以外的城市经济的含金量很低。
就比如阿根廷,除了布宜诺斯艾利斯以外,其他城市的体量还有产业,就有些不够看了。
三马林达情况类似于南美城市,但是也有些区别,那就是东非会通过行政手段分流人口,就比如说东加里曼丹,不仅只有三马林达,还有丹绒和马辰,丹绒和马辰虽然比三马林达差一些,但也不至于落下太多。
博鲁特说道:“你说的没错,不过,就明面上来讲,三马林达应该是我见过的仅次于的里雅斯特的城市。”
“我原本以为,这里的生活条件很艰苦,还有大量的种植园,但是,见到三马林达之后,我觉得克罗地亚除了首都以外,可能都没有比三马林达发达的地方。”
克罗地亚虽然是奥匈帝国的一部分,但是却是奥匈帝国经济最差的区域之一,基本上只能靠着农业过日子,和东加里曼丹相比,经济上还真有可能比不过。
毕竟如今东加里曼丹的人口也在三百万以上,而克罗地亚王国人口差不多也就这个水平。
但是,东加里曼丹的土地面积比克罗地亚更大,资源也更加丰富,同时这里的港口,交通也比克罗地亚更发达。
港口方面,东加里曼丹的三大城市,三马林达,丹绒和马辰都是港口城市,而克罗地亚只有里耶卡规模还算不错。
这个时代的克罗地亚可和前世的克罗地亚有显著差别,因为达尔马提亚王国的存在,所以前世克罗地亚的大量海岸线和港口,属于达尔马提亚,就比如扎达尔,斯普利特等等。
同时,东加里曼丹不仅海运便利,内河航运的优势也是克罗地亚所不能比拟的,三马林达就建在马哈坎河畔,而克罗地亚沿海就没有这样的河流沟通内陆。
而且,别看东加里曼丹是东非的殖民地,貌似低人一等,克罗地亚在奥匈帝国内部,可能连东非的殖民地都不如,过去克罗地亚长期属于匈牙利事实上的“殖民地”,这应该是类似于沙俄时代,俄罗斯以外的区域。
所以,东加里曼丹的经济事实上比克罗地亚要强的多,三马林达放在克罗地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66kxs.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