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三章 雨后春江色(第二更)
第(2/3)页
“虽说名家用墨都是力透纸背,可是这幅画的用纸明显太过于薄了些,和我们平日所见的画作相比,大约只有普通纸张的三分之一厚度。再细看画中用墨,是不是感觉墨色也稍淡了几分?”叶蓁说道。
众人闻言都纷纷凑近了观看,云泰看了片刻,惊讶地抬起头来看着叶蓁:“叶公子所言极是。那这又是为何呢?”
叶蓁施施然说道:“我们眼前这幅‘雨后春江图’,应该是顾恺之原画的第三层,前面两层已经被人用巧妙的手法揭去了,说不定早已经另外装裱好了,此时不知流落在何处。所以这幅已经不能算得上是最纯粹的顾恺之真迹,所以我说它‘假’。”
原来,叶蓁想起了自己以前不知道在什么地方看过的一部盗墓小说,里面就有一幅类似的书法作品。因为古时候的造纸术是用纸浆一层一层叠铺上的,风干以后变成了纸,比现代的纸厚了许多,容易分层。而那幅书法作品就是被手法精妙的人用“浸水法”把纸张分成了三层,十分小心地揭去了最上面的两层,这样一来就由一生三,一下子变成了三幅真迹。
晋代是书画名家辈出的时代,促进了书画用纸的发展,那时的纸大多用麻和楮皮制造,比较厚。而这幅雨后春江图尽管已经装裱过,摸上去却相对轻薄,所以叶蓁才有了如此大胆的猜测。
众学子听叶蓁一说,忍不住都上来摸摸看看。云泰倒也不计较,哈哈大笑道:“叶公子今日一言如醍醐灌顶,原来世上还有这种法子,真令人大开眼界!”
他虽然花了五十两黄金买了半个“赝品”,但倒也的确是顾恺之的真迹,他开心之余,对叶蓁大加赞赏。又听旁边有好事者给他绘声绘色地讲了前日叶蓁讲中庸论道的事,更加对叶蓁钦佩不已,早把之前对象雄学子的犹疑抛到了九霄云外去了。
这一来,满屋子的学子更是对叶蓁没有了质疑和不屑,都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他们将叶蓁和云泰围了个水泄不通,纷纷开始讨教起名家手笔的绝妙之处来。叶蓁三板斧砍出去以后再也没有更多的心得可以和众人分享,只得尴尬地站在人群中唯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66kxs.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