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二章 机器的另一种作用
第(2/3)页
生”,托德.斯科特说,“我们按照你的想法,做成这种效果,这样只要有一张提前录入的打孔卡片,我们就能轻松的将一份文档反复打出来了。”
看着这个效果,见惯了现代化复印机的荆宇虽然对于这种依靠机械原始的复制文稿方式有些瞧不上,但是还不得不服气托德.斯科特的机械天赋,他没想到自己随口提出来的这种机器对方还真的制作出来了。
虽然在荆宇看来这两台机器还有许多改进的地方,但是完全依靠机械结构就能够实现这个功能已经让荆宇非常佩服了。
说起来机器的原理很简单,就是用不同的孔洞代表大小写字母、符号包括空格、换行这样的信息,荆宇询问了下托德.斯科特,对方回答说他们在一个格子里里保留了8个可打孔的位置,因为每个位置都有打孔和不打孔两种状态,这样每个格子就会有八的平方种组合方式,也就是64种,26个英文字母分成大小写就占了52个,再加上一些逗号句号冒号引号等符号外,还能剩下几个留着未来设置。
然后这张打孔卡送入另一台机器后,那台机器就可以通过对每个格子伸出8根探针试着看是否对应的位置已经打孔,然后再通过一系列复杂的齿轮等机械结构,将打孔卡上这个格子对应的字母符号调出来,通过机械传动装置激活自摸杆,把对应的字母符号敲打在白纸上,最终就形成了打字机上输入的文字内容。
就是这样的功能,荆宇可以想象托德.斯科特到底花费了多少时间和心血,才能让这两台机器用纯粹机械的方式来实现。
只不过这样一来每个字符位置就要用一个格子也就是八个打孔位来记录,导致的结果就是相比直接打文字,同样的篇幅需要更多的打孔卡来记录。
就是那句包含26个字母的短语,在纸上只有一行不到的空间就可以显示出来,但是换到打孔卡片上却需要好几倍的空间才能保存同样多的内容。
爱丽丝.赫伯特这时候才说:“Jing先生,你也发现了,对于打孔卡片来说一篇稍微长一点的文章来说就需要许多张卡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66kxs.net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