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喜洲行_重生之不负青春时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三十四章 喜洲行

第(1/3)页

  第二天阿友早早的来旅店接他们。

  胡鸢:“旅途很匆忙,说实在的,来这我都想住这里了,要不,哪天我公司的事儿不用干了,我来这打工吧。”

  旅店老板:“可以,包吃包住。尽管来。”

  互留了手机号码,告别红尘往事。

  *

  到了喜洲,阿友尽地主之谊,特地请他们吃了喜洲粑粑。

  “有咸的有甜的,你们吃什么?”

  “来咸的!”两人异口同声。因为都不爱吃甜食。

  “太好吃了!感觉比家乡的糍粑都好吃多了!”

  吃完还想再吃!

  “那就再来点?”阿友问道。

  “不要了!我要留着这种感觉,然后下回再来吃。”

  喜洲,被人惊叹为奇迹的一个地方。它曾是南诏王时期的商业重镇。

  在白族人有句俗语:大瓦房,空腔腔。

  意思白族人宁愿饿肚皮,也要倾其所有盖房屋,这是他们的毕生追求。

  寻常人家尚且如此。更何况那些有点钱的,就更加追求了。

  所以这喜洲建筑,别具特色,又保存的如此完好。

  张鹿拍下了沿街的特色建筑照片,这些都可作为以后的设计灵感。

  俗话说:靠山吃山。

  南省也盛产大理石,白族人崇尚白色,不止体现在俯视上面,更体现在建筑上。

  目之所及,尽是白墙青瓦,普通人家的古朴大方,也有富丽堂皇。

  喜洲的村头的两棵树,年代已经很古老了。

  阿友:“传说,这是两棵一阴一阳的树,一棵萌发,另外一棵落叶,周而复始,交替繁荣。这个是乔木,俗名叫做万年青,学名是高山榕树。白族人认为,大青树是村庄兴旺的象征。这个也是风水树。”

  一边走,一边看到的事物,都热情地给张鹿跟胡鸢介绍。这是他的热爱的家乡,一草一木都很有感情,也感染了别人。

  旁人一听,也会喜欢上这里。

  昨天经过喜洲的,但是张鹿安排的形成,是把喜洲单独安排出来,不想太过匆忙,出行就是为了来看这些文化遗产。因为这边的建筑比古城保存更完整。虽然他们是同一种风格。更具代表性。

  照片随便拍,都是美丽的构图。

  骚客们还会在墙壁上题词。

  绘山水,画花鸟,古代一切美好的寓意,在这边都可以看到。

  难怪,这边有那么多文学画作的诞生了。这样的房屋,简直也像艺术品。

  门窗雕刻,木雕,彩画,石刻,栩栩如生,很像江南的山水。

  白族居民的建筑群,以‘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66kxs.net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